会议散去之后,虽然说是各怀鬼胎,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暗松口气,有的心里七上八下,但至少在表面上还都是按照既定方针忙活着。
陶抗和濮阳开的动作最是迅速,除了自身立场决定的积极性最高之外,就是因为人马早就预备好了,只不过是原来用于防备李流而已,眼下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粮食物资。
没办法,这二位是真穷啊,这几年在荆州混的和被收养的流浪狗一般,但凡是赚钱的买卖都轮不上自己不说,领地之内的青壮劳动力还被吸引走了不少,这要不是王迪不想把关系彻底恶化,搞出来一个“贫困山区精准扶贫”计划,每年都来“送温暖”,再加上哥哥的救济,早就政府破产,军队哗变了。
所以,军队虽然是准备到位了,还要等冤家李流那头的“财政拨款”。
但是,王迪虽然是要发自内心的帮助一把,却不代表李流会百分之一百二的执行政策,这钱和粮食物资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到位。
理由也很充分:这个计划下达的很是突然,再加上零陵方面也有军事行动,自然要先忙活自己这边不是?所以嘛,稍安勿躁,两个月后到账。
平日里大家是面和心不和,这关键时刻也就别指望人家有多尽心尽力了。
虽然有些不爽和心急,但这一点二人还是有准备的。
求人不如求己,前线军情紧急可等不了这三两个月,所以,二人商量一番,决定,把自己手里的家底砸出来垫上,一个月以后先调过去10000人,这样,再有兄长从南面配合,总能牵制一下孙秀这个逆贼,羁绊住以后,后续部队有了零陵方面的支援再行跟上,届时如果庐江方面也有所好转的话,这乱局也就可以扭转了。
孙秀的人马不多,左右也就一两万人,眼下又没对庐陵下手,这就是陶抗和濮阳开最大的心理倚仗了。
所以,二人也就没有强求李流做什么,只是提出一点希望:零陵方面佯攻豫章郡,吸引孙秀的注意,减轻他二人的压力,来个出其不意。
李流想想,如此一来,只是叫唤两嗓子,对自己没什么损失,而且……做戏做全套啊,既然要让人家相信自己进攻豫章郡,那总要装扮的逼真些不是?所以,支援庐江的事情可以暂缓一下,那可是要来真的啊。
从始至终,李流都不准备真的帮衬孙皓,有了借口,自然是乐不可支。
当李流做出了举动之后,孙秀也不敢怠慢,虽然已经有了黑虎掏心,直捣黄龙干掉孙皓的打算,但是也不想后路被李流给断掉,所以,不得不计划暂缓,先调遣人马护住臀部,以防不测,哪怕李流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不敢掉以轻心,同时,暗中联络北边,希望他们可以出兵对南郡和庐江形成压力来牵制零陵方面。
就在李流和孙秀相互试探的时候,陶抗和濮阳开拼凑的先遣军10000多人,在交州援军的配合下开拔至庐陵郡境内,继而向豫章方面挺近。
这样一来,反倒显得孙秀的兵力捉襟见肘起来。王迪,不由得有些不悦。
虽然说帮助孙皓是迫不得已要做的事情,但是,王迪也不希望孙秀就这么快的垮台,怎么也要消耗一下对手吧?
这其中的变数就在于李流的自作聪明,他的虚张声势居然真的吸引了孙秀的注意力,给陶抗和濮阳开赢得时间。
所以,自己也有必要做点什么了。
孙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兵力不足,不论是攻是防,都有些捉襟见肘。要扩军的话,就离不开资金和物资,孙秀这两样是有点缺,不过却不是没有本钱,毕竟,刚刚发了一笔横财嘛,没时间转换而已。
所以……我帮你!
于是,王迪忍着恶心,通过某些渠道命令南郡和零陵等地,某些身份特殊的商人,“雪中送炭”,准备高价收购海昏侯墓葬的宝贝。
金钱可以用来扩军,粮食可以满足部队需求,鸦片可以“鼓舞士气”,这三样硬通货,王迪手里都富裕,所以,可以走民间富商的渠道收购“宝贝”,给孙秀打一针鸡血,同时还不会暴露自己。
“荆州商人收购这些墓葬品?”确认了这条信息后,孙秀和邓朗有点发愣。
本来是发了一笔横财不假,但战乱背景之下,这些本应该身价不菲的古董实在是出手困难,尤其是二人没什么经商头脑,再加上现实环境所迫急于回笼资金,所以,一下子就全投入到市场当中去了,市场瞬间饱和不说,还令当地很多权贵产生了观望心思——本来钱包就不太富裕,又不是必须物资,还供大于求,自然不着急。结果,亏的手下都是北边带来的“死士”(没有退路),但是招兵买马是甭想了,所以,东西都砸在手里的二人急得嘴上都起了泡。
现在,终于有人来接盘了!
“这其中……会不会是那王迪出手相助?”先是疑惑,后是兴奋,冷静下来的孙秀不由得猜想。
这么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么大的盘子,说接就接下来了,都不带还价的,虽说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群商人,但这群商人的背后,有没有人操控呢?如果有的话,放眼荆州,除了王迪,还能有谁?
邓朗也有这种猜疑,不过不敢往深里想,这段时间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心里还是有点b数,个中环节还没来得及解释说明就这样雪中送炭?将心比心,自己是做不到的。
而且,如果真的是王迪在操控,岂不是说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