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之熵>0091:改变

所有人,包括吴国本身和邓艾,都对孙休的去世表示惊讶,毕竟,孙休这一年才三十岁,也不是一个身体孱弱的主,怎么就得了急病死了呢?

只有王迪一点也不意外,虽然历史知识有点烂,但是穿越过来的他知道,原时空当中,孙休也是在这个时候死的,差不了几天,然后,那位著名的小暴君孙皓就要上位了。只不过,对于孙皓,除了那些语言含糊的暴戾行径之外,王迪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只不过当他以为是孙皓的时候,前线送来的情报才令他大吃一惊。上面写着继位者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不光不认识,连名字都读不出来孙??(wan)。

当然了,这个名字读不出来倒也不能怪王迪没有文化(其实在这个时代他还真的是没有文化),实在是孙休这个当爹的不知道是为了不给老百姓添堵(犯忌讳还要改)还是脑洞大开,就给自己的儿子添麻烦了,愣是弄了好几个生僻字出来,除了这个太子孙??之外,另外三个儿子也没好到哪里去,分别是孙??(gong)、孙壾(ang)、孙??(bao),不光名字是生僻字,就连字号也不放过,四个儿子的字分别是莔(qi)、??(xian)、昷。

怎么会这样呢?孙??是谁啊,孙皓死哪去了,难不成是一个人,上台后感觉名字太难写,过几年才把名字改了的。王迪暗自嘀咕了几句,猛然发现不对孙休死的时候才30岁,那么他的儿子也不会太大,撑死了也就是十岁左右,说不定还会更小,而孙皓继位没有多久就开始滥杀无辜,展露自己的残暴一面,这是一个孩子做得出来的?所以,这个什么孙??和孙皓不是一个人!

好在,穿越以来,王迪经历的与原时空不符的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多的令人麻木,所以,王迪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纠结这个事情,而是立刻命人取来东吴宗室以及朝堂之上掌控话语权的几位重臣的信息,想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好在,情报人员们业务已经很熟练了,尤其是在情报收集上很全面很系统,何况这种没有什么太多秘闻的公开性信息)。

很快,王迪在宗室名单里发现了孙皓的身影,果然不是一个人,再看简介,终于明白,原来不是孙休的儿子(姓孙的太能生了,王迪真不知道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而是他的侄子,乃是孙权在之子,二宫之争里面的最大受害者,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休继位后封他为乌程侯,嗯,家室也有了,妻子乃是孙和一党的重臣滕胤族弟縢牧之女(果然这些政治家们的联姻都是有点猫腻的啊),平日生活也算是深居简出,哟,还是个文化人,会点书法,有才情,居然能把信息整理到这种程度,不错不错。

看了孙皓的材料,王迪有点明白原时空当中为何能逆袭了,年纪比较成熟,又有孙和这个同情加分,最重要的,这个时候还没有暴露出残暴的潜质,伪装的很好,所以,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被某些大臣扶持上台了。

有资格更换帝君,把持朝纲的都有谁呢?王迪又开始翻看朝中重臣的名单,发现以下几个人是有资格、有能力做出这种事的丞相濮阳兴、大将军丁奉、征北将军陆凯、左将军张布。

因为陆抗的“意外”死亡,陆凯的分量急剧加重,他就不用说了,肯定对孙和更有感情一些;丁奉,曾经是陆逊的部下,与陆氏家族走的很近,陆逊和诸葛恪立场一致,诸葛恪又是丁奉的上级,这个上级最后折在了孙峻的手里,而最后干掉孙綝(孙峻的堂弟),丁奉有大功,也算是报仇了;张布,因为曾经有过联合掀翻孙綝的经历,所以已经和丁奉深度捆绑了;濮阳兴,又和张布在操持权柄、贪墨公款等方面有着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也是一个阵营的,这样一来,这几个人就连成了一条线,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圈子,对孙皓,应该也是有点好感的,原始空中估计就是这几位联合起来把孙皓送上了宝座(也只有他们几个有能力),现在没动手,估计是国君新丧,幼主上台后就赶上邓艾大军逼得太紧,没有心思搞这些事情吧——比照历史而言,吴国的压力和危机是大多了。

但是如果邓艾没有施加这种压力,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未必,这四个人里面,丁奉和陆凯都属于爱惜羽毛(名节)的人,废立这种事情够呛有脸做的出来,而且他们二人还都掌控兵权,不松口的话那两位也没法出手;濮阳兴和张布倒是比较猥琐,可是也都是孙休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至于轻易对恩主的儿子下手,而且,一个小孩子当皇帝的话岂不是对他们更有利一些?所以,一定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或者人,暗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是致命一击的作用。

可惜,自己的历史功底不好,这个人,凭借记忆是找不出来的,不过好在特工们收集的资料够多够全,自己这个时代的字会写的不多,但是连猜带蒙大多数也能看明白,所以,只能做个大数据调查了。

终于,一个人关在房门里,连每天固定的和嫂子聊天的环节都没做(真的是聊天),翻来覆去的梳理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相对上面那四位而言)左典军万彧。这个人和上述几位朝臣的平日来往中都有交集,经常给他们的朋友圈点赞,更是在出任乌程令期间,和孙皓的关系也很好。

是了,一定就是这个人。王迪将目光锁定了这个叫做万彧的人身上,这个前世的三国游戏数据库


状态提示:0091:改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