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尽余晖>第二十八章 百年的更迭

有些不可为的事情,朝堂的那些官员都在做着,高高在上执掌帝国的皇帝陛下自然可以做比他们更加多更加过分的事情。v首发

集权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算是新鲜事,要说西方诸国那方是真真正正的集权。

别看西方诸国联盟有着十来座大大小小的国家,可真正能够发号施令的仅有西齐天池。

或者说是西齐天池背后隐居在世外的修行圣地仙林,是仙林掌控着现在的西方诸国。

别看西齐国和魏国对于西齐天池都不怎么感冒,有时候甚至都不愿意看西齐天池一眼。

但是若是西齐天池下达命令,别说南周等国,西齐国和魏国绝对不可能违背,肯定是极其不情愿的照着西齐天池的想法做。

没办法,别看西齐国和魏国乃是西方诸国当中最强悍的两座国家,可是在西齐天池和仙林面前,依旧是有些不够看。

就像是帝国之内的桃源,别看帝国拥有极高的三军,可以说横扫世间诸国,但是面对桃源,依旧要毕恭毕敬。

修行者的实力永远是没办法揣测的,哪怕修行者面对千军万马都没办法战胜。

可是千军万马之中,厉害的修行者简直可以来去自如,丝毫不用担心被军队困住。

而那些军队的元帅将军则是需要担心修行者下一刻是否会出现在他面前,把他直接杀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得任何国家之内,都是修行者占据最主要的位置。

如同西方诸国被高高在上的西齐天池遥控操纵着,如同漠北王庭被问心无愧殿把持着。

他们各种各样的态度都是异常明确的把持着朝局,当然世外修行圣地却是没有插手。

在这些方面来看,帝国桃源倒是有着极好的地方,那就是桃源不插手帝国的任何事务。

桃源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帝国千年的统治,在必要的时候拨乱反正,让帝国再次走上正轨,不至于有衰败的危机。

如桃源始祖废除昏君,拥立世宗皇帝登上帝国的帝位,如桃源两位夫子废立皇帝,点名让世祖皇帝成为帝国的皇帝。

不管怎样来说,都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没有让帝国在昏君的把持下走向下坡路。

同时帝国在世宗皇帝和世祖皇帝继位之后,帝国明显出现了中兴的迹象。

正是如此,帝国朝臣和历史方是认可桃源的这种拨乱反正,认可桃源在某些事情能够对帝国做出反应。

只是在某些朝臣的眼里,拨乱反正被他们直接忽视,他们没有考虑好处,只是一味的记着桃源插手帝国的坏处。

而这种群体的壮大,导致帝国朝堂对于桃源的忌惮和警惕逐渐加深,有了不可遏制的局面。

好在当今皇帝陛下和先帝都对桃源有着万分的尊敬,更是在两朝之内有着帝国中兴的趋势。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帝国高低起伏的大势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自世祖皇帝开始,帝国维持了将近百年的盛世景象,出现五代明君,而后随着冗官制度的壮大,帝国朝堂开始慢慢出现混乱的颓然。

冗官制度大量消耗着帝国内部的积蓄,消耗着帝国的内库,成为最没用而最浪费帝国财政的制度。

昔年,世祖皇帝不过是为了赏赐功臣,同时给予好处让他们释放手中的权柄,加强集权。

因为集权的出现,让帝国出现了五代明君,要说明君算不上,不过他们都为帝国做出肯定的贡献,手中权柄在握,自然而然能瞎猫撞上死耗子般做出些成绩。

虽然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君,却同样不是帝国那些昏君,只是远不如世祖皇帝那般英明神武而已。

冗官制度的发展,是五代明君之后,那些权利下放,官员们借着冗官制度安插属于自家的臣僚亲信,在朝堂抢大势而落下的隐患。

经过百年发展,冗官制度已经到了没办法遏制的程度,冗官制度的存在虽然没办法明面上威胁帝国,却是在深处腐蚀着帝国的根基。

自先帝在位之前,已经出现两位明君,意识到冗官制度对于帝国的危害。

但是那时候九卿三公官署完备,帝国的权力大部分下放,要清理冗官制度实在是困难。

因而他们只能清理帝国官场,减少这种衰败的迹象,历经两代明君的潜移默化。

有些道州的冗官制度出现漏洞,可以逐一击破,先帝在位时期便是加紧步伐。

到了先帝后期,发现在他在位时期没办法完全清除冗官制度带来的危害,更加明白一切的根源在哪里。

因而发动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开始集权,任用李立青和项信他们抓住军方的权力。

在朝堂扶持起太常卿仝致远这般屹立不倒的存在,好像先帝之父不设太尉,第一次打压三公官署。

先帝在位之后,对于九卿官署则是有了调整,首先拿下的便是太常寺等官署。

把他们的权力集中起来,让下面那些盘根错节的根治都剪断,用来做进一步的巩固。

当今皇帝陛下继位之后,在十几年前那场战争当中,设计道州之内得冗官制度,开始着手清理。

先帝在位时,主要针对的便是冗官制度的清理,而重点是分而化之,在道州下手。

李立青对河北道的出手清理,便是在先帝末期最成功的案例,完完全全把河北道官场打得措手不及。

虽然出现让河北道世家痛恨李立青和陇西道世家,这样的小插曲,不过陇西道世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百年的更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