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贞观俗人>第431章 勿谓言之不预
p>送这么大礼,人家还不满意,这礼送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偏偏还不能发火生气,父亲可是几番交待的,就算是秦琅当他面在他脸上吐了口水,都不能当面擦,更别说不满。

父亲说若左脸被吐口水,那就把右脸再伸去让卫国公吐。

“卫公果然了得,难怪山蛮在卫公手下不堪一击呢。我父亲也知道今年桂州夏季丰收,粮价大跌,可是我父亲听到消息说曹武征死前,曾四下联络各溪垌蛮,而谈殿因为宁长真宁道明叔侄之死,怀疑是朝廷派人所为,担心自己也被清算,所以早就蠢蠢欲动了。”

“卫公,桂州上次山蛮作乱,虽然很快平定,可桂州这里汉人多,但南面就不一样了,地里汉人只占极少数,还都是宁氏等家族的,更多的是谈殿这样的俚僚蛮,那些蛮子更野蛮更落后,他们眼里根本没有朝廷和王法,一旦乱起来,只怕不易平息。”

战争一开打,钱粮消耗自然就会更大。

“耿公料定谈殿要联合各溪垌蛮叛乱?”秦琅反问。

“极有可能!”

“上次谈殿联合了宁长真叛乱,甚至还拉上了你伯父冯暄和你舅父冼宝彻一起做乱,可最后打了三年,朝廷都没出手,不也就被你父亲联合陈树龙陈智略等平定了吗?我相信,就算谈殿真要再做乱,你父亲他们肯定也会再次接受朝廷诏令起兵讨逆平乱吧?”

秦琅意思,真要打起来,那也是冯盎等的责任,跟他没啥关系。

“卫公代天南巡,宣抚江南岭南,岭南若有乱,当然还得仰仗卫公指挥统领,我父亲说如今李都督已经到了桂州,所以想请卫公乘船南下,先至广州再到高州。”冯智瑞端着凉茶杯子,发出邀请,“我父亲听说卫公在桂州两月余,把桂州变成了小长安,一片兴盛繁荣,汉人山蛮一家亲,十分向往,所以也想请卫公到高州宣抚,指导高州推行两税法等。”

秦琅冷哼了一声。

“高州我就不去了,广州也不会去,过几天我会直下柳邕,宣抚左江,然后过谅山,抵交州,待我宣抚过安南,再顺道瞧过我的封地武安州后,等到明年夏天信风起,我会乘海船随信风沿海北上,到时路过高州时,若有空,有可能去瞧瞧,若时间紧,就直接北上杭州或扬州了回返中原了。”

“卫公不去广州,直接去邕州吗?如今谈殿等蠢动不安,卫公还是要当心些,不如先去广州再至高州,到时我父亲可派海船送卫公沿海南下交州,这样更安全些。”

“虽然我很想去看望下耿公,但是毕竟公务在身嘛,正因为左右溪的蛮子们有些不安份,我才更要过去瞧瞧。你替我转告耿公,就说他送的东西我收下了,心意呢也领了,至于说道歉之说就不必提起了。”

“耿公现在是高州的世封刺史,耿公可以取高州两税三分之一所得,但也不要忘记朝廷的那三分之一哦。”

冯盎邀请秦琅去高州,肯定不是诚心,他只怕更担心秦琅去高州才对,现在来请不过是试探秦琅态度。

秦琅这时也没心思去找冯盎,省的这家伙过于紧张。

冯盎还是可以合作的,总比那个正在四方联络招兵聚蛮的谈殿等强的多。

“我知道今年岭南夏季都丰收了,耿公若有心,记得运些粮食到中原去,长安洛阳现在的粮价还挺高的,你们拿船运粮食过去,能大赚一笔,回来时再从长安洛阳等地运回巩窑、邢窖等的白瓷、青瓷,青盐、白酒等好货回来,在广州卖给胡商,可是又能大赚一笔的。”

“告诉耿公,咱们都是陛下的臣子,而且秦冯两家又是姻亲,咱们有力要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互相帮扶才对。有些事情,就别胡思乱想了,否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狠性命,你说不是吗?”

冯智瑞面色有些不太好看,秦琅这话,说的不留半分余地。

说句粗浅点的话,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冯家在粤西当然是拳头最硬的老大,可若是他非要想跟朝廷比比拳头大,那就是找死了。朝廷会给冯家留有余地,但也需要冯家积极配合。

不要再跟他秦琅玩那些套路,什么冯暄造反,冯盎平乱,都是扯谈,若是冯盎非要跟秦琅也再玩这些。

勿谓言之不预!

我秦琅人在岭南,可不是那么好欺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冯盎聪明,可也不要总想跟跟秦琅玩花花肠子,上次的事情,就点到为止一笔勾销了,但不能再有下次。

冯智瑞脸色难看的告辞退下,饭也没吃一口,就又急急忙忙的乘了一条小船赶紧顺江而下,急匆匆返回高州去找他老爹了。

许敬宗推开门进来。

“冯智瑞来的时候趾高气昂,走的时候低头皱眉匆匆忙忙,看来被卫公好好敲打了一啊。”

秦琅对这个自己亲自向皇帝要来的广西道常平使笑着招了招手,“广西的钱粮税赋这块,我可是交给你了,你能管好吧?”

许敬宗点头,经历了这两年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玄武门后那个有些张扬的许敬宗了,此次东山再起,出任一道常平使,掌管税赋钱粮转运常平铸钱盐铁等等事务,可谓是重新大权在手,但他深知这一切都是秦琅给他的。

之前协助秦琅的舅父贾润甫管一道转运,许敬宗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终于自己掌一道常平司,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你从中原来,也当知道这些年朝廷一直在打仗,杀敌一千


状态提示:第431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