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扶乱唐>第538章 各个击破

他们一定得是能够有基本上灭了倭国的潜力的,只不过人家给你给你办这个事儿,到头来还得是取决于你能拿出来什么样的筹码而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么回事儿。

这一天当许远和雷万春从太极宫里面离开了之后,李天自己也是一丁点都没有闲着,他利用了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迅速的写下了两封书信,而且是自己好好的读了两遍,又更改了一番,这才让门外的禁卫直接帮着自己送了出去。

这两封书信当然就是给渤海国和新罗的国主的书信了,既然他们都拿大唐当做是上国,那他们自然也是得在一定的情况下听从大唐的了。

毕竟不是每一个王朝都有着像是倭国那样的野心,更多的是想要自己安安静静的发展发展就挺高兴的了,新罗和渤海国正是这样的两个存在。

倭国对于他们想要以上国的姿态自居,他们当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虽然没有服软,但是也没有跟倭国理论到底的意思,这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并不想要战争,他们知道战争的代价,所以尽力的避免了任何的争端。

不过当一些个消息从在大唐的各个遣唐使传递回了自己的国度的时候,新罗和渤海国对于倭国的态度都改变了一些。

改变了一些,也不过就是他们对于倭国更加的硬气了,换句话说就是告诉倭国,你现在都已经把大唐都得罪了,就不要在那装逼了。

不过不久之后,两国的国主全部都收到了李倓亲笔所写的书信。

两国国主看完了这封书信之后他们就知道了,这个本来看起来跟自己没啥关系的事儿,自己应该是脱离不出去了。

李倓对于他们还是没怎么隐瞒的,直接就说了因为大唐距离倭国中间还隔着一些个大海,所以直接派遣战舰去攻打,损失会稍微有点大,而且大唐建造足够的战舰就还得是有个两年的时间。

但是李倓不想要等这一两年的时间了,所以按照李倓的说法,要是他们这两个国家能够帮着大唐完成这件事,他们所得到的好处是能够让他们的国增强一倍有余的。

自己发展国力有多么的困难,他们都是知道的,能够一下子就得到让自己的国力增强一倍有余的物资和钱财,的确是一个十分大的诱惑。

但是这诱惑虽然说的确是不小,但是要是按照两国之前的想法的话,其实还是并不想要来趟这一趟浑水的。

不过李倓早有防备,让渤海国和新罗都知道了自己也同时找到了对方,要是他们其中的一方不答应的话,大唐倒是也不会因为这个事儿就生气了,但是却会更加不遗余力的帮助另外的一个国家。

反正灭了倭国是一定的了,就算是他们不帮忙,两年之后大唐的战舰肯定也是会从海上过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两个国家全部都有着一种担心。

那就是对方一旦直接答应了大唐这个事儿了,那等到大唐把倭国真的给灭了的时候,自己就会再被另外的小兄弟欺负,到了那个时候大唐估计也是不会去管的,那样的情况要是一旦出现了,可就不怎么美了。

所以虽然不情不愿的,但是不管是新罗还是渤海国,都答应了李倓的要求,给李倓写下了回信,表示他们会出兵多少多少,相互配合着向我国发动进攻,就算是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不能灭了倭国,也一定减轻大唐十分多的压力才行。

这个决心一表,他们立刻就收到了回报。

李倓给了他们每个国家一船物资,这一船物资,都是他们稀缺的,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起到的作用正是如同李倓之前说的那样,坚定了他们跟倭国干到底的信心。

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了他们但凡要是能够努力的去攻打倭国,这样的物资是会源源不断的给他们的。

除了物资之外,对于渤海国和新罗,李倓也该给的称号也是没少给的,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当时就得到提高。

之前,大钦茂与日本亦往来频繁,不仅十好几次派使访日,而且日本也在几年前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钦茂虽对唐称臣,但对内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兴、宝历),甚至使用“皇上”、“圣人”等称呼,这些事儿李倓都在书信中表示了理解,那意思就是不再追究他了,大武艺以来的自主政策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这么一来,就算是赦免了他渤海国之前所有可能成为罪过的事儿了,渤海国自然只能放心的帮着大唐去打倭国了。

对于新罗,李倓也还算是费了一番的心思。

新罗早在几十年前就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通道,确立了自己的王权,随即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在中央强化了以执事部为中心的官僚体制,在地方构建了九州五小京及郡县制,在经济上废止禄邑制,分配文武官僚田,在文化上模仿唐朝国子监而设立国学,在军事上设立中央军“九誓幢”和地方军“十停”。

也是在这几十年,新罗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黄金期,与唐朝的交流也达到高峰。

景德王继续推行汉化政策,将九州改为汉式单名,又将部分官职、官称调整为唐风称谓,进一步同唐朝接轨。

到了这个时候,新罗的国王正是这个景德王,他十分注重跟大唐之间的关系,所以虽然自己并不是想要跟倭国发生战争,但是他


状态提示:第538章 各个击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