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春秋大领主>第230章这1下进退失据啦

这一次晋国跟吴国的会盟,跟上一次与秦国会盟相比,更加正式的同时,动用的礼器也要多得多。

吕武自然看不懂哪种礼器代表着什么,甚至都不是那么听得懂双方在礼官都在念些什么。

他的本意是不跟着上会盟台的顶上平台,关键是晋君姬寿曼的态度很坚决。

站在高处能够眺望得更远。

以会盟台为中心,两个阵营的军队列阵站在旷野之上。

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士兵,某处偶尔传出一声马嘶牛哞。

晋国阵营这边,不管是晋军还是哪个列国的士兵,他们只是安静地站立着。

吴国那边的士兵却是随意交谈,以至于有着很大的吵杂声。

会盟台的顶上平台。

一国之君皆有座位。

包括晋国的“卿”以及其他国家的执政、使者,则是只能站着。

晋君姬寿曼当然是坐在主位。

吴君寿梦被安排在了右边。

鲁君黑肱、齐君吕环,曹君姬负刍和卫君卫臧被安排在了左边。

一方的礼官念完,该是轮到另外一方的礼官上场。

他们念的是希望两国能够友谊长存的一些话,再一致批判楚国。

晋国与吴国要结下的是友好之盟,为的就是一同对付楚国,更细化的一些东西则是需要在后面商谈。

双方的礼官念完。

两国之君要是觉得没有异议,需要在列国君主的见证下,在两分盟约上各自盖印。

吕武拿眼一看,盟约是用黄色的绢布做成,上面写着一些文字。

目前使用的是大篆,只是每一个国家的写法都不一样,以至于同一个字却有多种形象,甚至会出现这个国家的字多几笔,那个国家少几笔的情况。

两份盟约分别以晋国这边的用字和吴国的用字来写。

到时候,晋国字体的这一份会被吴君寿梦拿回去,吴国字体的那一份自然归了晋国。

大篆这种字非常好看,只是写起来非常难。

辨认的话,肯定也不容易。

吕武已经在老吕家使用隶书。

推广?

那是不可能推广的。

自家怎么用是一回事,高调是绝对不能高调的。

他要是真的推广,信不信会出大事?

想让其他家也使用隶书,需要的是各家自己学。

只是一种完全新的字体,想学全绝不是用“偷”的方式能成功。

至于说拼音?

吕武倒是还记得字母的读法,写也能写得出来,关键是那些什么韵母、声母啥的,早忘了个一干二净。

事实上,没人会将平时不常用的知识牢牢记住。

还记得字母,完全是跟英文字母的写法没区别。

所以,搞拼音这件事情,吕武是会一点,但会的不全。

另外,其他家族发现老吕家出现新的知识,他们很难去苛责什么,想学也不会太容易。

一个家族研究出了什么,是这个家族自己的事情。

对外交流依然使用社会主流的方式,就可以了。

晋君姬寿曼与吴君寿梦交换了盟约。

他俩并肩开始走向会盟台的阶梯边上。

这时,各国的军队开始出声。

晋军很有节奏地喊着:“噢——噢——噢——”

吕武忍不住在脑子里补上“噢咧,噢咧噢咧噢咧”的旋律。

吴军则是在呐喊:“呜呜——哇啦啦——”

听着就是模仿什么鸟的叫声,用人话来讲就是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两军倒是有一点一致。

手持长兵器就用杆的底部不断杵击地面。

只是佩剑则用右手有节奏的敲击左胸膛。

至于扛盾的士兵?

一般都是需要双手扛的大盾,他们只是嘴巴里发出欢呼。

事实上,诸夏一直到宋代才大肆列装小圆盾,此前都是使用塔盾。

所以在宋代以前,是看不到一手战剑(或刀、枪、矛)和一手小圆盾士兵的。

哪怕是有小盾,也就是小规模的列装,长方形的盾才是主流。

老吕家的重步兵倒是能一手持盾,另一手拿着短矛。

只是他们还没学过除了战斗技巧之外的东西,才不会拿短矛来敲击盾面。

吕武被交代要亦步亦趋地跟着国君,就听到国君开始显摆了。

“吴伯,寡人之师雄壮否?”晋君姬寿曼看上去意气风发。

吴君寿梦表现除了谦卑的一面,答道:“晋国为中原伯国(老大),自是雄壮。”

晋君姬寿曼有点飘了。

站在晋君姬寿曼和吴君寿梦后面的四位国君来了个面面相觑。

齐君吕环低声呢喃道:“闻名不如见面。”

他可听说吴君寿梦是个挺桀骜的一个君主,面对南方霸主楚国历来是不服就干。

晋国再强大也不与吴国比邻,有必要这么怂吗?

今天一看,吴君寿梦的人设崩了啊!

卫君卫臧听到了齐君吕环的呢喃,嘴唇动了动忍住了没搭腔。

上一次晋国干涉了卫国的内政,卫君卫臧正是最不爽的时候,只是畏惧于晋国的强大,只能是从了。

再来,他并不喜欢齐君吕环,换作是鲁君黑肱,就搭腔了。

而鲁君黑肱才不会这么没礼貌呢!

人鲁国是礼乐之邦啊!

“阴武乃是寡人的猛士,吴伯麾下可有如此猛士?”晋君姬寿曼可没忘记手臂上的仇,还没来得及看看是不是乌青了呢!

吴君寿梦嘴角抽了抽,说道:“阴子单人破门之壮举,寡人远


状态提示:第230章这1下进退失据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