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城,临近渤海,地势偏高,扼天下之喉,俯视着中原,比起西边的苦寒边陲之地,这儿却是山脉纵横,疆土辽阔,既有厉兵秣马的盆地,又有可耕种的平原,地理优越,远胜西岐。
只是上任北伯侯懈怠民生政策,一个劲的压榨剥削百姓,为自家敛财,将好好的一个北疆弄得乌烟瘴气,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两百路诸侯也是相继离心离德,纷纷对崇侯虎不服,一镇之首的名号更是名存实亡。
这种情况,直到崇黑虎接替北伯侯之位才有所改善,毕竟崇黑虎走的是姬昌治国的路线,对百姓比较宽厚。若说,这崇黑虎也是一个天性薄凉,心狠手辣之人,他一切荣华富贵来自于崇侯虎,可因姬昌一番大义,他大义灭亲,亲自绑了崇侯虎父子两人送给姬昌,将兄弟之情视如敝屣,导致兄长一门尽绝。
而崇黑虎的大嫂,得知丈夫和儿子惨死,不愿苟活于世,直接跳了井。
如此这般,崇城的基业才落在他手中。
本来这种大逆不道之举,朝廷有权干涉,甚至收回北伯侯的封号,兴师讨伐崇黑虎,以正朝威,只是朝廷虚弱,又值四方战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诸位,姜子牙来书,让本侯配合出兵,对付邓九公。”
崇黑虎目光平静,他素来对姬昌的为人敬重,自己能当这个北伯侯,姬昌在当中出力甚多。对于姬昌,他十分感激,收到西岐来信,他立马将几个心腹召集起来。
一来对此事重视,二来想听听这几人的意见。
这些年,崇黑虎能将崇城打理的井井有条,一改之前的萧条局面,全靠崔英、文聘和蒋雄三人鼎力相助,在他心中,这三人不仅仅是下属,更是结义兄弟。
文聘对崇黑虎的心理洞若观火,于是道:“崇城经过君侯这些年的励精图治,可用之兵足有二十余万,且一个个骁勇善战,不知君侯打算出兵多少。”
当年,姬昌一番书信,君侯都能大义灭亲,这次别说出兵,就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惜。
崇黑虎沉吟道:“此番,本侯只是配合出兵,主力仍是西岐,况且又是长途奔袭,约摸七八万即可。”姜子牙的书信并未规定自己出兵多少,崇黑虎经过一番考虑,此次出兵,宜精不宜多。
崔英颇有谋略,对天下大势的洞悉远胜文聘和蒋雄两人,深得崇黑虎信任。这会,他不可避免的发言:“君侯,西岐与朝廷交战数年,一直占进上风,令朝廷损兵折将,威严几乎丧尽,此次居然求助崇城,可见邓九公并不好对付。”
关于邓九公,崔英知多甚少,只知道此人原是三山关的总兵,打仗颇为厉害。
他这一番话切中要害,文聘和蒋雄频频点头,若论武艺,他们强过崔英一筹,可分析大势,他们却是不太擅长。平日基本是崇黑虎怎么吩咐,他们就怎么做。
崇黑虎眉头一凝,沉吟道:“此事我也不清楚,只是西岐有求,我岂能置身事外。”
凤鸣岐天,这本是祥瑞之兆,况且三分天下,周占其二,西岐所拥有的一切,有着末日殷商不可比拟的优势。从一开始,崇黑虎就心向西岐。
他乃修道之人,比常人更深明大义,西岐取商这是大势,谁若是阻拦,便是自己的敌人。当年,兄长不识大义,祸乱朝廷,屠害万民,更是与西岐为敌,崇黑虎二话不说,亲自拿了崇侯虎。
崔英道:“君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连邓九公的底细都没有摸清楚,贸然出兵,只怕难以取得胜利的战果。”
其实,崇城的各方面条件不错,若用心谋划一番,未尝不能干出一番大业。只是崔英心里明白,崇黑虎一心想辅佐姬昌后人问鼎天下,为人没什么野心,否则也不会困在崇城这片天地。
但凡君侯有一番作为,正值千载良机,群雄逐鹿的时候,不说一口气吞并北疆,将崇城的地盘夸张一倍,完全有这个实力。
崇黑虎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有姜子牙制定战术,我等只是充当奇兵,这种事情轮不到我们操心。”对于姜子牙,崇黑虎还是有信心的,西岐有如今的局面,此人出力甚多。
崔英沉吟不语,崇黑虎如此想法,这让他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事出反常必有妖,西岐突然来信,对君侯来说,只怕不是好事。
蒋雄却道:“君侯,此番袭击邓九公,末将愿打头阵。”
崇黑虎笑道:“哈哈,这事本侯允了!”
蒋雄闻言,喜不自胜,自从崇黑虎接管崇城以后,他几乎没怎么上战场,兵器都生锈了,此次,终于能上阵杀敌,想想,他就一阵激动。
是将军就要上战场,上报国家,下安黎明。只不过朝廷威严不在,君侯又以西岐为首,搞得蒋雄目标都有些不明确,可只要有仗打,不管为谁卖命,左右荣华富贵少不了自己的。
半晌,崔英忽道:“君侯,不知什么时候出兵,末将好安排粮草。”
崇黑虎道:“姜子牙在信中说,让本侯一个月后出兵。”
“这是为何?”
崔英不解,西岐吃了败仗,如今有了战术计划,应该迫不及待出兵才是,为何要拖上一个月。姜子牙就不担心他的意图被邓九公窥破。
崇黑虎一怔,呐呐道:“此事,本侯也不知。只不过信上说,西岐刚吃了一场败仗,要修养一段时间,等合适的机会出兵,给邓九公雷霆一击。”
“这到说得过去。”
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