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左明天下>第两百四十一章 古代百姓的悲哀

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他们为什么还要做?

一句话,还不是因为百姓个个穷的底掉,没钱啊,就差那么一点银子,可百姓偏偏就是拿不出。

拿不出,就交不上税,交不上税,到时就要吃县衙的板子,坐监牢。

百姓为了筹集银子,不得不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低价贱卖。

等到夏秋之交,百姓家里的旧粮吃完,新粮还在地里没长成,这就到了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买粮食,百姓不得不四处借债,甚至是卖儿卖女来度过难关。

哎,说多了都是泪啊。

这般凄惨的生活境遇对于百姓来说是残忍无比的,但是对于粮行这样的商户来说,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有道是强者恒强,在这近乎于不受到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他们基本可说是处于行业的垄断地位,大发其财,所以他们的买卖做得那是极大,

往往一个县只有一家粮行在售卖粮食,别的小粮行,都是在他那里进粮售卖。

这还不算,如果是实力比较大的粮行,他还可以做到垄断一个府,甚至几个府的粮食买卖,说句富甲一方,甚至富甲天下也不为过。

如此,同样的年景,却是造就了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

张九言一走近粮行,只见那粮行边上有许多的饥民百姓,或坐,或跪,或躺,或靠,依着粮行铺面一一排开,

而粮行门口,则是有那四五个壮汉伙计手持木棒,对那些人怒目而视。

这般情景,张九言自然是一下明白怎么回事,无非便是饥民百姓想要粮行施舍一点粮食给他们,

但粮行不是施粥棚,哪里可能施舍粮食,当然是命人把守门口,免得饥民捣乱。

别看饥民不少,但是却也没有几个敢乱来,因为粮行本身就有关系人脉在,再加上闹事,那一定是饥民先闹事,粮行被逼自卫,

所以一旦饥民敢乱来,必然是要招致一顿毒打,打死不论。

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是有了看似人满为患,但却又秩序井然的情景出现。

张九言见饥民百姓一个个的可怜巴巴,心里不忍,走到近处,见几个小孩更加是瘦成了骨架骷髅,心里更加是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忍多看,张九言直接抬脚进去了。

一进粮行,立即是有一个伙计来招待,“客官,敢问您是要买小麦啊,还是要买粟米啊?”

张九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一袋粮食面前,轻轻抓起一些,在手里揉捏。

看着手里的粮食,张九言感慨万千。

张九言心说现在的陕西,不知道一天有多少人要饿死,但是这里,却是不知躺了多少的粮食,

如果把这些粮食拿去赈济灾民,那不知道要救活多少人,

想到这里,张九言将手里的粮食握得紧紧的,好似要将那粮食握碎一般。

“客官,客官,你若是要买粮食,那是我们的荣幸,可你若是不买粮食,也别捣乱啊。”

伙计见张九言把手里的粮食往死里捏,担心张九言是来捣乱的,不由得是询问起来,真要是来找事的,那也少不得一顿打。

果然,伙计这话一问出来,立即是有两个站在门口的壮汉走过来,

两人看着张九言,一副恶狠狠的模样,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架势。

要说古代买卖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别管是什么买卖,那都是和和气气的,

这是古人几千年养出来的经营之道,像壮汉这般威胁一个可能的买主,那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谁叫现在世道艰难,杀人越货,偷盗抢劫的事情多不胜数,改变一下作风,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不然,这买卖也就没法做了。

“呵呵呵,,,”

张九言呵笑几声,将手里的粮食松开,洒下,而后说道:“来粮行,不买粮食,那我来干吗?”

伙计这才是脸色好看一点,对那两个壮汉使了使眼色,那两壮汉又去到门口。

伙计热情道:“敢问客官要买小麦还是粟米,买多少?”

张九言环顾四下,见这里虽然是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多不胜数,但却也只有小麦和粟米两类,小麦自是不用介绍,都知道。

至于那粟米,这却不是后世的稻米,而是去壳后,颜色泛黄的米,因为这种米体积小,故也称小米。

至于后世常吃的稻米,在如今的陕西还不多见。

因为陕西地处黄土高坡,稻米产量不高,再加之这小麦和粟米吃起来花样多,磨成粉,既可以做面条面皮,又可以做馍馍包子和馒头什么的,

陕西人吃小麦和粟米吃了几千年,吃习惯了,也太喜欢吃了,所以稻米在这时候的陕西,还没有普及。

“这怎么卖的?”

见张九言问价,伙计答道:“回客官话,我们这小麦一斗一百六十文钱,粟米一斗一百二十文钱,客官你看要多少?”

一石是十斗,一斗是十升,一升差不多就是一斤二两五钱重,所以一斗就是十二斤五两,一石就是一百二十五斤。

因为粮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价钱昂贵,所以大部分的人来买粮食,那都是一斗两斗的买,极少有那一石两石的买,

所以这伙计报价,自然也是以斗为计算单位了。

“贵了。”

张九言念叨了一句,“伙计,我记得去年我家卖小麦给你们,你们收的价钱是四钱银子一石,现在你卖给我却是一石折合一


状态提示:第两百四十一章 古代百姓的悲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