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真是好气啊。不管她怎么说,这些人都有理由阻止她,偏她还不敢得罪庆阳县主!
她不满地看了许熙一眼,嘴角噙起一抹冷笑。
“既如此,那就过两日吧。等熙姐儿忙完庆阳县主的银楼再说。”魏氏说着,又问许熙,“银楼那里,你总不能忙到下个旬休日去吧?”
“这个还得看庆阳县主怎么说,我自己也决定不了。”许熙道。
魏氏点点头,心平气和地对老夫人道:“那我在这里跟老夫人请示一下:待熙姐儿有空了,我得带她去魏府吃顿饭。”说是请示,但语气十分不容置疑。
老夫人看了大夫人一眼,担心不答应让魏氏起疑,只得点头道:“行,我答应你。”
尽管这个时候去魏府认亲吃饭,于大夫人和许熙而言心里都有些膈应。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在侯爷回来之前,还是把魏氏稳住的好,免得多生事端。
反正吃个饭而已,想来魏府也不敢把许熙怎样。到时候侯府这边派两个老成的嬷嬷紧跟着就成。
大夫人虽然千不肯万不愿,但想法跟老夫人一样。她这时候阻挠,实在不明智。因此她歉意地看了许熙一眼,没有说话。
见老夫人答应,大夫人和许熙也没提出反对意见,魏氏终于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熙姐儿,对不住……”魏氏一走,大夫人就想向许熙解释道歉。
许熙朝她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但却没有说话,而是脑袋微偏、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怎么了?”老夫人见状,问道。
她自己都没发觉,她现在对许熙已经很信服了。她嘴里问着话,心里期盼着许熙能发现她不曾发现的端倪。
“稍等,让我想想。”许熙揉揉脑袋。
她记性虽好,但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因为不喜欢这种甜宠文,直是一目十行。再加上主角是赵如语和傅云朗,主要描写的都是他们。赵如熙作为配角,作用就是用来烘托女主的光辉形象的。除了描写她的蠢笨和畏缩、胆小、村气,其他的情节都是一笔带过。因此这段时间许熙尽管夷谌萘耍可关于原主的情节还是记不起太多来。
要不是魏氏刚才对她露出的那一抹冷笑,让她觉得魏氏带她回魏府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她都还不会多想。
现在她把能记起的小说情节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尤其是原主刚回侯府时的情节,她终于想起了一点不对来。
小说里似乎提到,丫鬟们议论原主的时候,说了“魏家庶出少爷都看不上她”这么一句话,说这话的时间点正是侯府发现平南侯二公子似乎衷情于赵如语的时候。那时候府里的姐妹个个羡慕她;丫鬟们则觉得六姑娘人长得美、又有才、为人又好,得平南侯二公子的青睐是理所当然的事。
小说里,赵如语和傅云朗的恋情不像这辈子发展的那么早,而是要等原主回到侯府后,才有所接触,慢慢发展为恋人。
当时平南侯夫人得知自己二儿子衷情于赵如语时,是在已知她不是绥平侯府正宗的小姐、而是抱错换回来的外人的情况下。因此她十分反对这门亲事,并且跟傅云朗道,赵如语只配作妾,不能为妻。
傅云朗自然不肯让心爱的人受委曲,因此极力跟母亲抗争。为此,平南侯夫人对赵如语的感官特别不好。
那么问题来了——
原主回府后因为拿不出手,老夫人并没有办宴席昭告天下,而是让府里的教导嬷嬷教她学规矩。直到半年后她的规矩学得差不多了,大夫人去参加宴会才把她带出去。结果被人耻笑。
也就是说,原主回侯府后就再也没出过府。那么,为什么丫鬟会说“魏家庶出少爷都看不上她”这样的话呢?
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魏氏曾带原主去过魏府。
既然丫鬟说“魏家庶出少爷都看不上她”,那么很有可能魏氏把原主带回魏府的目的,就是想把原主许给魏府的少爷们,甚至不惜把她嫁给魏家的庶出少爷。
想到这里,许熙的表情凝重。她觉得自己猜到魏氏的打算了。
如果赵如熙真是魏氏的女儿,魏氏想把她嫁回娘家去的举动,可以解释为她疼爱女儿。古代兴“亲上加亲”,有魏氏这个姑奶奶在,魏府的人就不太敢给赵如熙气受。
可现在明确地知道,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赵如熙都是大夫人的女儿,魏氏这举动就耐人寻味了。
魏氏肯定不是为原主好。
从她想把许雪带回府的举动就可以看得出来,她是担心把许熙带回来后被大夫人发现端倪的。
现如今魏氏受到许熙的种种行为刺激,在争吵中失了态,流露出了厌恶这个女儿的本来面目,还让许熙借此住到了品茗居,整天跟老夫人和大夫人在一起,她应该是日夜担心事情会败露的吧?没准大夫人这段时间对赵靖立的态度已经让她发现不对了,所以她现在急于想处理此事。
她既不能把已被接进府的许熙重新换出去或者干脆灭口,那么就只能找寻其他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她嫁出去,而出嫁最合适的对象,非魏家莫属!
只要把许熙嫁到魏家,哪怕当年的事被发现,恐怕大夫人也只能投鼠忌器,再也不能把这事情闹出来,更不好把魏氏怎么样。因为闹起来,最后害的还是自己的女儿。
这么一想,许熙的背脊禁不出冒出一股寒意。
这种后宅妇人的手段,也太阴狠了,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