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三国之谋伐>第七章 未虑胜,先虑败

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好像都有这样观察事物的本领。

郭嘉看了眼袁绍,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是什么下场,毫不犹豫投奔了曹操。

诸葛亮抬头了一眼天空,就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刮风。

曹操布置了夜间口令为鸡肋,杨修就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回家。

要是一个现代人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就一定比古人聪明,那显然是一件自作多情的事。人家的智慧不会比你差,只是见识没你广而已。

所以要想对付一个时代的精英,除了要比他见识广以外,更重要的是智商还不能太低,要跟他一样聪明,才能与之抗衡。

陈暮就觉得自己智商还不错,敲定了薅羊毛计划,马不停蹄就开始下一步策略。

“张角退守广平,广平离巨鹿也就不到百里,汉朝没有公里这个说法,算起来还真麻烦,不过应该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左右,骑马支援不过一个多小时,再加上旁边的广宗,这三地还真是固若金汤。”

看着手里的舆图,陈暮细细思索,汉朝时候的广平、巨鹿以及广宗三地都和后世不一样,此时的三地离得更近,有点类似于后世巨鹿、广宗和平乡的地理位置,形成稳固三角,是张角经营多年的老巢,根深蒂固。

卢植三万多人马要围攻这三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贸然攻打其中任何一座城池,很容易被另外两座城池的敌人包夹偷袭,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搞不好还会打败仗。

“难怪当初卢植要在广宗安营扎寨,做旷日持久的打算,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看来这边的战斗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解决,得另外筹划其它的计较。”

盯着舆图看了两天,到了三月末,大军已经休整完毕,准备再度开拔。

虽然战场有一鼓作气的说法,但张角已经退守广平,也不怕他逃跑。卢植大军之前连日克敌,已经有些疲惫,如果不休息的话,到了广平就是疲倦之师,这是兵家大忌,卢植自然不会犯。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

秦汉时代的人口聚集,主要以县城郡城为主,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首都,又是下联邺城、司隶,北接赵国、巨鹿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人口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邯郸北面城外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官道,城门口的官道右侧边修有亭舍楼,汉袭秦制,班固著的《汉书·百官公卿表》里曾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意思是在城市附近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以此为基础,辐射了一个县城辖区所有的领地。汉高祖刘邦当年就是以亭长起事,最终夺得了天下。

官道两侧一望无际有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只是麦田并不整齐,离官道较近的麦穗被人拔掉,光秃秃的,只有远一些的地方还保留着麦苗。无数田奴、徒附穿着犊鼻裤,光着膀子在其间忙碌,从邯郸旁波涛汹涌的滏水支流里源源不断地挑水浇灌。

前些日子黄巾起事,浩浩荡荡席卷天下,张角部有数万人围攻邯郸。邯郸县令与城内豪强拼死抵抗,再加上卢植救援及时,才将这里保护下来,不然城外平原数十里麦田恐怕就不止损毁这一点。

卢植军休整完毕,沿着北面宽阔的官道开始进军。

刘备部作为先锋军提前一炷香的时间开拔,为了不扰民,大军都是依次以阶梯形式前进,第一拨先锋军只有3000人,加上现在的刘备部,也只有3500人,排成一字长蛇阵,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还未到日中,路上车马来往、行人颇多。

有单衣布履的儒生,有衣服文采的商人,也有穿着黑衣或白衣的黔首。因为世道不宁、道路不靖,行人多随身佩戴短刀、长剑。

陈暮骑在马上观察,发现这个时代行军打仗没有秘密可言,城外军营开拔,不管是县城附近的土著居民,还是其它地方的外乡人都可以随意观看,没有任何保密意识和措施。

如果他是张角,肯定会派人先潜伏进邯郸,观察官军动向。在发现官军开拔之后,以轻骑回广平汇报,然后根据敌方行动,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反制。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战。

不过广平在邯郸的东北面,属于华北平原,一路地势平坦,也没什么好埋伏的地方。反倒是西北面有太行山支脉,板山、武华山、黑龙山等数十余崇山峻岭,可惜卢植并没有走那个方向。

“二弟三弟四弟,你们看这平原多辽阔,天空景色多美。”刘备骑着高头大马,换上新发下来的皮甲铁胄,远看山河,显得意气风发。

陈暮抬头远眺,此时正是上午,朝阳东升,柔柔的阳关洒落在大地上,带给这世间无限的生机。

张飞叹道:“这么好的天色,可惜了没有一壶好酒。”

刘备大笑道:“三弟,待破了黄巾,平定了山河,我们兄弟再一起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关羽嘴唇微动,他本来想跟刘备说起陈暮贿赂军需官的事情,迟疑片刻,还是没有说。倒不是他想打小报告,而是在他眼里,既然大家结拜为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暮干的这事儿在有道德观念的人眼里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秦汉时代,道德还未败坏,士人崇尚君子之风,游侠看重仁义豪气。

关羽是怕陈暮做的事情传出去,损害了刘备的名气,到时候让卢植心里不快,那就更加麻烦。

不过他想起自


状态提示:第七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