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妾弟何瑗特意邀他过府一叙,还吃起酒来,对方不知何故,总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当时他喝得半醉,没往心里去,随意敷衍着。
现在一想,莫非何瑗被鄱阳王这边收买了?
萧大临觉得香炉里有妖术,能把声音‘记下来’,然后‘读出来’,所以何瑗是诱导他说话。
可明明香炉传出的对话里,并没有自己的声音,为何别人就此判定他是“奸贼”?
几位辅政大臣,看着怒容满面的太后,以及同样怒容满面的湘东王,很快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
太后已经怀疑南海王萧大临的用心,而湘东王,甚至已经和萧大临翻脸。
不管湘东王之前是怎么想,现在,湘东王“主动认错”,就说明已认为萧大临兄弟仨是奸贼,而自己很可能会步鄱阳王的后尘。
因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比起几位皇叔,湘东王虽然也是高祖一脉,但和小皇帝的血脉终究是远了些,在这些皇叔看来,湘东王和鄱阳王是一样的“外人”。
“外人”成了辅政藩王,无论这辅政藩王是鄱阳王也好、湘东王也罢,皇叔们都有不满。
皇叔们可以在宫里击杀鄱阳王,说不定,哪天湘东王也会突然就被“敲头”。
香炉里传出的对话声,便可支持如此推断:萧大临接下来就准备对付湘东王了?。
如果,鄱阳世子萧嗣拿出来的是信件,那么可信度存疑,因为笔迹可以模仿。
但是,声音是较难模仿的,可信度,比信件高。
太后见萧绎表态,便询问诸位辅政大臣的意见,包括王褒在内的这几位大臣,首先赞同湘东王的请求:
张榜悬赏一事,就此停下,以免为奸贼所趁。
对于已经出首、提供物证的人,不赏,不罚,其提交的所谓证物退还。
当然,提出这一建议的湘东王,并无过错,且决策时,辅政大臣也赞同,所以怪不到湘东王头上。
其次,建平王、绥建王于元月十四日,在宫中击杀鄱阳王一事,若两人拿不出有力证据,那么,就只能按照行凶杀人来定罪。
这证据,仅限于二人提出。
因为他们之所以动手,是认为鄱阳王图谋不轨,若动手前并无实证,那日的行为,其正确性就存疑。
等同于单靠臆测而无实据,就杀害辅政大臣。
不是辅政大臣们反复无常、没有原则,是因为他们都明白,现在湘东王已经间接表态,支持鄱阳王这边。
湘东王现在认为鄱阳王死于阴谋,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想那一天也步鄱阳王的后尘。
辅政大臣们必须改变主张,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同时激怒鄱阳王、湘东王派系的后果,况且萧大临的话,大伙可是听得清楚。
结果萧大临厚着脸皮不承认,这是在侮辱他们的人格:你当我们耳朵有问题么?
萧大临眼睁睁看着局面突然逆转,有些回不过神,听太后命侍卫将他带下去“看管起来”,他只觉后背发凉。
挣脱侍卫的挟持,他声嘶力竭喊起来:“太后!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的!!”
侍卫见其状若疯狗,高声呼喊也不知接下来会喊出什么话,赶紧用布塞了嘴巴,强行架走。
萧嗣见成功逆转局面,几乎要喜极而泣:策略果然奏效了!
他从广州登船赶回建康,随行只有精锐部曲,人数不算多,一路上因为海上颠簸,人人吐得稀里糊涂,胆水都吐出来了。
船靠了岸,他们连站都站不稳,即便赶回了建康,这点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更别想铤而走险、突袭皇宫。
他回来了,但局面凶险异常,想要翻盘,谈何容易。
朝廷张榜悬赏,出首指控鄱阳王谋逆、以获取爵位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萧嗣知道自己就算全身上下都是嘴,也说不清楚。
所幸,有人给出了策略,以及神奇的留声机,让他绝处逢生。
策略是什么?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把湘东王拉下水,这才是他逆转局面的唯一办法。
幸亏,他父子早就提防萧大临“调虎离山”,暗中收买了萧大临的妾弟何瑗,监视对方一举一动。
于是,萧嗣才有机会给萧大临“留声。
但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萧嗣赶紧向太后叩拜:“臣谢太后,谢太后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