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乱世栋梁>第七十三章 见闻
收些意思意思就放行了。”

“还有,每年秋天,各地运抵建康的漕粮,是要走秦淮河,经秦淮河内小运渎入台城内太仓的,这里面大有讲究,经常有人夹带私货,谁能收得到税?”

“还有给宫里置办货物的少府寺、太府寺官吏,押货过关,谁敢查?”

“新税制的实施细则,你也看过了,确实拟定得很细,可这又如何?”

“若不敢对这些官、权贵、宗室征税,这新税制就是虚的,光对我们这些寻常行商征税,又能收多少?”

“说什么无一例外收税,嗨,也就是骗骗初来乍到的小商贾,但凡有些见识的人,哪里会信这一套。”

毕庆听堂兄这么说,对新税制的期盼瞬间滑落,官府从年初就对新税制进行宣传,还发放各种“说明”,以便商贾们了解届时该怎么缴税。

毕庆仔细研究过,发现这新税制不错。

简而言之就是建康关津(主要是方山津、石头津两处)要按新税制征税,从申报、查验、估税、审核、征税、交款,直至验放,都有相应制度。

而且对于各类货物实行了很详细的分类,并根据这些货物在建康销售时的历年价格,给出对应的“均价”,方便税吏对过关货物进行估价、定税。

又有十分详细的应税目录,对应各色货物征税。

看得出来,新税制的细则,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来编制。

据说饶州和徐州,就实行这样的税制,所以毕庆原本对建康实行的新税制给予厚望,希望那鼎鼎有名的“鄱阳李三郎”,能够带来征税上的“公平”。

所谓公平,就是所有商贾过关津时都正常缴税,如此一来,至少成本上就相对公平一些。

现在看来,若无法对那些“官”和“贵人”收税,这新税制,就真的只是好看而已。

毕隽低声说:“你看着吧,肯定会有人故意搞乱,让石头津这里出事,让新税制闹笑话。”

毕庆闻言有些好奇:“难不成敢闯关、抗税?彭城公可是那么好相与的?要打起来,谁打得过彭城公的兵?”

“来硬的肯定不行,但来阴的呢?”毕隽摸着下巴,边想边说。

“要严格抽查过关货物,事情可不少,一旦当日过关的货物过多或者过于复杂,那么抽查时所花时间就会很多。”

“要是有人故意来阴的,故意制造麻烦,使得税吏抽查货物忙不过来,进而导致大量货物在关口积压。”

“越往后,积压的货物会越多,石头津就堵住了。”

毕庆觉得不太可能,他看岸上的关口建筑如此庞大,或许查验能力不会小,又能有什么人,可以用许多货物让税吏忙得不可开交?

“我就能想出办法,譬如...”毕隽一边说,一边做手势,“故意把一些易碎但又价值不菲的物品混装在一起...然后分很多箱。”

“如此一来,抽检这种货物的税吏会很头疼,首先,光靠抽检,不好估算总价,因为货物太杂了,但单价又高,必须弄清楚具体数量。”

“其次,这种包装严密的易碎、贵重物品,开箱时必须很小心,否则开箱之后发现货物是碎的,这责任算谁的?”

“建康城里贵人那么多,每日都有那么多的奇珍异宝运抵关津,呵呵,真要有人这么玩阴的,你看东西二津会不会瘫痪?”

这担心有道理,毕庆觉得真要是有人这么做,恐怕关津的麻烦不小。

兄弟俩正说话间,一船木材都已卸完,毕隽见税吏向他走来,赶紧迎上去。

按说该使钱,不过毕隽不敢给,毕竟新税制刚实行,他怕被“杀鸡吓猴”,于是问接下来是如何抽检。

“卸货的时候,已经抽检了,十抽一。”那税吏看着手上拿着的几张表单,翻了翻,“卸货单所写,卸货数量和你们报的数量大致相符。”

“木材种类无异,税率..你们知道是多少吧?”

毕隽回答:“知道,是二十抽一。”

“好,你们是以实物抵税,还是交钱抵税?税是这个数。”

税吏把刚写好的税单交给毕隽,毕隽仔细一看,对方估算的税,和他自己之前算的税差不多。

于是震惊不已:这么快?

他很好奇,开口问:“这么快就估好了?可才是刚卸货呀。”

“木材税有何难估的?边卸船边抽验,就能估了。”那税吏和同僚笑起来,“在寒山,给乱七八糟的货物估税,那才要命。”

“原来几位是徐州来的?”毕隽愈发惊讶,因为他听这几位的口音,明显是建康人。

“当年跟着君侯打仗,去的寒山。”

税吏一脸自豪,说完点了点那税单:“如何,若对税额无疑问,缴实物,还是钱?”

“实物,你们抽木材吧。”

毕隽愈发惊奇,因为对方提到了“跟着君侯去打仗,去的寒山”,意味着这是跟着彭城公打仗的兵。

“老兄随彭城公多年,如何来此收税?不在家享福?”

“缺人手嘛,新招的太嫩,手脚不利索,还得我们这些老兵来把关。”那税吏说完,笑起来:

“也省得有人玩阴的,弄些乱七八糟的货物,把关口给堵了。”

毕隽见对方这么说,也赔起笑来,办完手续后,随吏员押着木材经由关楼旁边通道“出关”。

刚到关楼附近,却见楼前一个“验货通道”围了许多人,他很好奇,想去看看,却不敢离开货物,便让堂弟过去一探究竟。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见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