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首辅是个娇气包>第四十一章 探听消息

头一年过年因为魏家穷,也没去管别人家吃啥,他们能有一锅肉就不错了。

这一次过年家里不但鸡鸭肉都有,还专门让大宝带着祭品去祠堂祭祖,并且在魏家父母的坟前也烧了三大堆纸。

初二那天,两个姐姐都回了娘家,魏瑧和四花儿动手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让两个姐姐第一次享受到姑奶奶回娘家的待遇。

那天晚上,大姐大姐夫回去他们家老房子住,二姐二姐夫则留了下来。

吃过晚饭,魏瑧让小牙去请了大姐夫过来,关着门开始分钱。

“这钱不能要,这是你挣下的,留给你和四花儿做嫁妆,还有大宝读书也很耗钱。”

“大姐夫的好意妹妹自然明白,之前去镇上也多亏了两位姐夫帮忙才能落脚。现在有了固定的收益进项,早前说好的分配方案就该照着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大姐夫二姐夫仁义,所以才更要把帐算清楚,不能因为这些小事,伤了姊妹间的情分。”

魏瑧都把话说到这儿了,两位姐夫也不好再推拒,只是纷纷表明,这钱是自家媳妇的私房,由她们掌管便是。

钱归谁管,魏瑧也管不着,她只负责把该分配的分下去。

账本拿出来一翻,算盘一拨,谁家多少清清楚楚。

二姐夫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是算账这回事还是让他有些头大。倒是大姐夫对魏瑧的账本很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的不是她记录的钱数,而是记账的方法。

旧时记账都是流水账,而魏瑧采用的方法脱胎于借贷法,一眼看过去就明明白白,计算起来也很方便,不需要在每页的帐脚下做标记就能知道纰漏出在哪一步。

分钱就让四花和大花儿二花儿去数了,大姐夫拉着魏瑧详细问这账本借贷是如何分辨的,旁边小牙也探着脑袋听魏瑧讲解。

二姐夫对这个没兴趣,他就在一边帮忙修补东西。

一家人待在暖和的堂屋里,一个都不少,整整齐齐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次日清晨,来魏家拜年的小孩子不少。

因为魏家长辈都不在了,家里做主的就魏瑧。二花虽然是姐姐,但是她已经出嫁,身为姑奶奶的她是没办法在娘家接受别人家来拜年的。

虽然不能接受别人来拜年,但是下厨帮忙煮甜汤是她的活。

这边都是这样的规矩,来拜年的人,带了东西过来的,都会坐下来吃一碗甜汤。

甜汤大部分人家都是搓的花生大小的糯米丸子加饴糖煮的。魏瑧家里用料更好,红砂糖、醪糟、指头大的糯米丸子,盛碗里之后,还会在上面再撒几颗糖桂花。

糖桂花是魏瑧带着妹妹自己动手做的。

镇上作坊旁边有棵桂花树,去年秋天的时候,她就专门让大嫂子的两个弟弟帮忙给打了不少桂花下来。洗干净晾干之后,用陶罐一层花一层蜜的封了三罐子。送了一罐给镇长夫人,剩下两罐就留着自家吃。

蜜是去山里掏的野蜂蜜,花了些钱,但绝对值得。

这不,开年的甜汤就让全村羡慕得不行,还有婶子嫂子们过来求教怎么做糖桂花。

其实说起来,他们这乡下比城里好的是上山掏蜂蜜可以不花钱,但生手不行,容易被蛰。之前给魏瑧掏蜂蜜的,就是二姐夫村里一个老樵夫,掏了几十年的蜂窝了,手艺特熟,即便如此还时常被蛰。

除了糖桂花外,他们家的糯米丸子也比别人家的好吃。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这糯米丸子还是魏瑧第一次做,用的是江南一带做元宵的法子,只是个头没有那么大,用的也不全然是纯糯米。

即便是次一等,也比其他家搓出来的丸子看着要漂亮,吃着还不糊汤。

“这魏家三花儿自打醒了之后可真是个招财童子的相,你们看看,这才一年,人家就挣了多少了。”

“别说她家,就她家隔壁的张老三家里不也跟着发达了?听说他们家俩儿子帮人送货就能挣不少。还是近邻好,什么好处都能抢在前面。”

“切,瞧你们说的。”旁边有大嫂子嗤笑一声,“你们看看她家对面张大家的,该近了吧,结果呢?所以啊,近啊远的无所谓,做人不能做亏心事才是真的。”

可不,虽说最早跟着魏家发达的是隔壁张三,但是村里但凡当年对魏家有过帮助的,谁家没享受到回报?前次镇上作坊招工,那么多人去抢这活,老村长安排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不就是魏家三花儿给介绍去的。

“再说了,你们看看她家大花儿的婆家。兄弟几个里面,对大嫂好的老五老六过得如何,那两个惯爱挤兑大花儿的现在咋样?”

一群人聚在一块儿就会八卦。反正过年也没有农活,不就是走动窜西的好时候么。

女人们八卦,男人也不逞多让。

只是他们八卦的又不一样了,所有人都盯着魏家的茶山。

茶山那么大面积,肯定不可能就魏家姐妹自己做。虽说请了两位老师傅照管,但其他杂活还得要人干。他们也不说在魏家打长工,就想着能在农闲时候,去魏家挣几口吃喝钱就心满意足了。

这件事魏瑧直接拜托给大姐夫在做,分了一成的干股给他。另外二姐夫也有一成干股,是让他找人帮忙打些野味和采集山珍的。

都打算做茶膳了,原材料肯定要早一点准备。野味可以现打,山珍得提前跟别人说定。

和他们村以农耕为主不同,二姐夫的村子是半农半猎。

<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探听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