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传奇1997>第三百一十四章 韬光养晦
飞机。

他要到魔都,去盯着易趣目前号称“全球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亚洲一号仓”的筹建工作。

当然,作为新的合伙人,

王国辉也希望能多点机会,和大老板有私下的接触。

虽然也算是早期加入公司的创业元老之一,但以前都是隔着李欣这一层。

这次“晋升”合伙人,对于王国辉在星河系内部的职业生涯,也是一次“质”的飞跃。

隋波这番话,虽然主要是给周枫在“面授机宜”。

但对于张奕和王国辉,

甚至坐在侧面的长沙发上,笑意盈盈的斜靠在沙发扶手上,托腮看着他“忽悠”的左清泉……

这番话,也未尝不是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移动互联网战略的认知。

毕竟每一个合伙人,都是隋波最得力的助手。

必须让每个合伙人,都能随时保持和他的思路一致。

张奕就不用说了,他是最了解隋波战略思路的人。

之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系列收购,包括很多在硅谷时隋波和那些“挖角”大牛们的面谈,他都在座陪同。

王国辉作为易趣供应链ceo。

无论是在“新零售”战略、“移动互联网”战略,线下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上,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看到众人都若有所思的点头。

隋波轻轻一笑,拿起酒杯,向旁边的左清泉示意了一下。

说了半天,口都干了,还不倒酒……

左清泉美目流盼,似笑非笑的白了他一眼。

当着张奕等人,倒是没说什么,中规中矩的从沙发旁的酒柜中,拿出红酒瓶,过来给他倒了半杯……

有她在旁边,

私人飞机上的那两个美艳空姐,几乎完全没有服务隋波这个年轻帅气的“超级富豪”的机会……

………………

隋波这次去魔都,

主要目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布局完成,开始实际运作阶段时,对星河系旗下的这几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进行重组。

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新”星河系。

隋波最近一直在内部强调:移动互联网战略,是星河系的“二次创业”!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可以说,现有的星河集团体系里,

除了周枫、周杰、黄海三人,和他们调来的用起来顺手的几个心腹之外……

数万人的星河系生态里,

只有p线的工程师团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入新公司。

隋波准备在前期,

在原星河系(互联网业务)和移动互联网新公司之间,严格的执行“环境隔离”!

所谓“环境隔离”,

其实是前世在商业领域的一种“颠覆性创新”的路径,是从自然界的“新物种”诞生理论中衍生出的管理机制。

具体来说,

就是自然界中,

在同物种竞争中,常规情况下,一个种群里形成的头部效应是相对稳固的。

除非自然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上位者受到生老病死的影响,才会被“新的王者”取代。

当上位者正值壮年时,试图发起挑战是危险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

那些行业巨头在市场环境不发生大的巨变的情况下,很难被创业公司打败……

但还有种途径和机会,

那就是另辟蹊径,成为新的物种!

同一物种中的两支,有一支出走到其他地区,因为地理的隔离而独自发展。

留在当地的物种环境安逸,多年不变。

而出走的那一支,则因为环境恶劣而积极演变,突变成了不同的物种……

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ib是极少数在个人电脑时代,继续成功的大型计算机和微机制造商。

而同时代的王者dec等,都在迅猛的个人电脑大潮中,从事业巅峰跌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原因就在于,

ib在远离纽约总部的佛罗里达成立了独立的机构,从事个人电脑业务。

和本部主营业务完全独立……

包括国内,像腾讯能够在远离总部,偏居广州的张小龙团队里,孵化出微信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旗舰产品,也是类似的原因。

所以,同一个公司内部的新业务,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环境隔离”!

否则就会一直受到老业务、老同事的影响,再多的资源也不可能成为“新的物种”,反而可能成为新业务的阻碍。

越是大型集团公司,行业领先的巨头,这种“影响”和“阻碍”就越大。

隋波对这一理论非常认同。

移动互联网战略,在将来,肯定是要打通所有生态和业务的。

但是在前期,

这种“开创性”的业务想要快速发展起来,就不能背太多互联网时代的“包袱”。

从头打造一个团队,

会比从现有的星河系内部调团队过去,效率更高,束缚更少。

但为了保持星河系的公司文化和理念的传承一致性……

又必须要调一定的人过去。

所以,隋波才会调周枫等几个高层管理人员,主抓商业和战略。

新的团队则主抓技术、研发、生产。

所有公司的基层员工,绝大部分都是从相关行业和各大院校重新招聘!

原星河系和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公司,唯一可以互通交流的,就是工程师团队。

这也是隋波希望“集中力量办大事”。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韬光养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