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第二十五章 姑苏城

姑苏书院,文鹏在这里度过一年的时光,早已习惯这里的生活。

气渐冷,家里又托人捎来过冬的衣物。

文鹏很少出。对于先生所授功课,早已熟记于心。

近些日,文鹏对史书尤为感兴趣,无论官书,还是野史,他都喜欢拿来翻阅。

这几日,书院放假,孩子们成群结队,出去游玩。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集市上也格外得热闹。

文鹏早早起床,在书堂内看书。

先生经过,见一个孩子还在学堂,十分好奇。

走入屋内,发现是文鹏,非常欣慰,笑着道:“读得是何书?”

文鹏闻声,抬起头,见是夫子,连忙起身答道:“禀夫子,学生读的是《汉书》。”

“哦,可知读史,无益于功名?”先生笑道。

文鹏笑笑答道:“夫子,学生读书以喜好而论,非为科考也。读史可明智。以史为鉴,正衣冠,辨是非,明事理,知兴衰,匡得失。”

寥寥数语,先生听后,甚是喜悦。他令文鹏坐下,转身就要离去,走到门口,想了想又折回,道:“还是出,行万里路。乡土风情比书中所讲,更有意思。”完大笑而去。

文鹏坐下,继续读下去。过了一会儿,文鹏抬起头,望着窗外,有几只鸟正在屋旁的大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文鹏看着发呆,书堂里跑来几个孩子,他都没有注意到。

“发什么呆啊?我们找你好半了。”一个孩子问道。

文鹏转过身,发现身边已站几个孩子,这几人是他要好的伙伴,其中有两个女孩儿。

“没什么,只是听到鸟儿的叫声,让我想起了家。”

“想家了吧?走,出去耍耍,外面可好玩了。听还有皮影戏,可好玩了。走吧,呆在学堂,太闷了。”

那孩子着,其他孩子也附和。其中一个女娃,接着道:“是啊,咱们出去玩吧,我家就是这里的,我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每次你都不去,好可惜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嚷着,几个男娃拉着他,出了学堂。

出书院不远,孩子们放开文鹏。这是文鹏第一次出来玩,感觉姑苏城比家里大多了。

青砖灰瓦,亭台楼阁,水榭长廊。长河穿城,云树绕堤,桥流水人家。

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车如流水马如龙。

商旅云集,人声鼎沸,酒肆歌楼,通宵达旦。

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游船,商船,川流不息。

舟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好一个人间堂!

自唐宋以来,北方多战乱,衣冠再度南迁,更多的商家携家眷来苏杭定居经商,一些流离失所的农户也来江南讨生活。

待帝国初定,推行与民休养生息之策,苏州城人口已激增至数百万,在此经商的商户,能工巧匠数不胜数。随着运河的再次疏通,姑苏城的水运,陆运更为便捷。

苏州府原本丝织业发达,姑苏城及周遭地方,从业的织户已达数千户,织机近万张,且还有商家不断地在周边,诸如烟雨庄等地方扩张。

丝织业的发达,带动了染坊,衣服等其他行业的兴旺,盛产的丝绸,布匹衣衫等更是远销海内外。

这些年,帝国重开海路,又开海禁,海外番邦也来此行商,一时间苏州城,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东洋,南洋,甚至西洋商人也往来于此。

商业的繁盛,海外贸易的兴起,再加之是朝廷粮仓重地,一时间,姑苏城成为帝国重要的商镇,也成为帝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帝国十分之一的赋税来源于苏州府。

孩子们在街市上转着,这里不仅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吃,还有北方的面人,糖葫芦,糕点什么的,引得孩子们眼花缭乱,口水直流。

几人东跑西逛,来到一处当铺前停下。那个叫玉的女孩指着店铺道:“这里啊,以前是我们苏州城首富——沈老板的银庄,只可惜后来转手,接手的老板做起帘铺的买卖。”

完,他们就继续往前走去。文鹏好奇,就问这苏州城首富为何要变卖银庄。

玉:这你都不知道吗?苏州城妇孺皆知。

于是,玉就给他们讲聚宝盆的故事,其他孩子都羡慕得不得了。

他们边,边走,走累了就来到街边一家馄饨摊那里。

文鹏和他们坐在路边吃着云吞,文鹏还要听更多的故事,那女孩子却不讲了。

文鹏抬起来,看着玉。玉却在发呆,瞧着身后,好半才回过神儿来。

文鹏问她怎么回事。玉道:“没什么,刚才看到过去的一个轿子里,有个女娃在盯着我们这里看。不知道又是哪家的千金姐?好奇就看看咯。”

文鹏扭过头去,那轿子早已走远,路边尽是路人和商贩。

文鹏催促玉继续讲下去。玉乐得笑了起来,接着讲这沈老板的故事,当讲到最后沈老板成仙时,文鹏反而不信了。

对于神怪一,文鹏自是不信的,虽然他也看过不少志怪,但总觉得那是骗孩子的把戏。

文鹏就问,好端赌,做什么神仙啊?

玉乐得更是吃不下去,她道:“我们这里人都讲呢,他是上的财神下凡哦,侬不晓得咯。”

孩子们也都被玉的表情,与家乡话逗得大笑起来。

文鹏也不好追问下去,低头正要吃东西,玉把头凑过来,声道:“告诉你吧,听后来他们家被朝廷查封,他被充军到大理。家父不让我乱,要不然会被杀头的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姑苏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