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卖地就活不下去的人家,按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
如果是家中劳力不够的人家,官府可以派人派机械帮助他们耕种,耕种所得,扣除这部分人工和机械费用就行了,剩下的也足以让他们活下去,一直到他们家中的孩子成年。
如果是因病致贫或者是劳动力意外身亡的人家,官府可以对他们进行救济,同时也可以派人派机械帮助他们耕种。
如果是因为懒惰或者赌博而致贫的人家,那对不起,官府会让他们强制劳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个人的权力一说,你不务正业,官府就有权力强制你去务正业。
总之,周晔会尽自己的能力,不让南海有活不下去的人家。
对于那些有多余的资金的人家,周晔也会给他们的资金一条出路,那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除了一些战略资源之外,其它的行业向社会放开,只要愿意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官府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还会给他们各种优惠条件,比如税率等等,如果流动资金不足,还可以用房产等不动产向南海银行抵押贷款。
另外,他们还可以买海船到南洋从事贸易,现在的南洋已经成为了南海商人的热土,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宝贝,比如贵金属、珍珠、宝石等等,只要海船往那里走一遭,就能够赚回大量的财富。
还有南洋的种植园也是值得投资的,南洋由于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很多作物都是非常适合种植的,比如甘蔗、香蕉、咖啡、棉花、可可、茶叶,甚至最近从美洲带回来的橡胶,也是很适合在南洋种植的。
这两年,已经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到南洋去投资种植园了,由于南洋现在还没有国家的形成,所以只需要自己组建一支武装,就可以在那里占据一片无主的土地,种植那些经济作物,至于人力,就直接抓捕当地的土着就行了。
这听起来有一些不人道,可是周晔却一直是默许的,他现在只需要为汉人的未来而负责。
这些投资种植园的人,最近几年都发了大财,而他们的种植园,也为南海的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所以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如果觉得南海的竞争太激烈,那些想要投资工商业的人,也完全可以到交州其它几个郡去投资,有些郡的工商业还是一片空白,只要愿意去,条件是非常优惠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
周晔还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尽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所需的人力,这样就能够将农业人口向工商业进行转移,哪怕以后兼并土地不可避免,也能够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至于宗族势力的出现,周晔也在尽力解决,他用各种优惠政策,将人口太多的宗族进行分化,将他们的一部分人口向汉州、新州乃至儋耳郡、珠崖郡等地方转移,这也可以延缓宗族势力的强盛。
在解决南海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周晔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太过于急切的去完成统一天下这件事情,因为现在各州还有很多宗族势力和豪强地主,如果想要快速统一天下的话,就不可避免的要利用他们的实力,就比如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陷入了这个问题。
比如袁绍,他起家利用的主要是冀州乃至北方的豪强地主,虽然他是北方之主,可是手下并不齐心,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这也种下了他最终失败的种子。
孙权就更加典型了,他的实力主要来自于江东的几大家族,虽然他们奉孙家为江东之主,可是他们也同样最看重家族利益,甚至在曹操打到江东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主张投降。
曹操倒是一直主张打击豪强,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能做到吗?他手下倚重的同样更多是豪强地主,而他曹家和夏侯家就是最大的豪强地主,他同样也跳不出这个怪圈。
刘备出身寒门,前期他的手下也没有多少豪强地主,他是受豪强地主影响最小的一个诸侯,不过他后期到了益州,他手下的实力集团也大都是益州本地的豪强地主,因为益州的豪强实力最弱,蜀汉集团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如果不是有诸葛亮这样一位千年难遇的贤相撑着,他们早就被曹操给灭了。
最终,三国归晋,还是被一个大士族司马家给摘了桃子,笑到最后的还是高门士族,他们就是最大的豪强地主,这一时期甚至还弄了个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越来越看重门第出身,也就形成了阶层的固化。
这都是豪强地主之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周晔决定,自己一定要稳扎稳打,首先把交州给治理好,等北方那些诸侯打出花来,他再来收拾残局,等那个时候,北方的豪强势力应该也被他们清扫了一遍了,自己想要收拾他们也就没那么难了。
以后,周晔打算自己每打下一块地方,都要先消化一块地方,决不能容忍豪强地主的产生。
现在他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交州不用说了,他现在正在解决,三韩之地根本就没有什么豪强,而常山郡的豪强地主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当然,稳扎稳打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周晔会通过贺诠的情报系统对北方各大势力进行侵蚀、分化,也会苦练内功,尽量增强自己的实力,等到时机成熟,他一旦出动,便能够横扫天下。
而现在,他也有一个合适的对象,那就是汉四郡,汉四郡也是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