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风起南海>第33章贾璜招兵

这些天,周晔这边的政务推进得很顺利,贾璜同样没有闲着,他在城中的军营征兵呢。

番禺城原来的郡兵都成了俘虏,现在南海城中所有的军事力量就是朱松率领的一千会稽兵和贾璜率领的五百苍梧郡兵,不,现在这五百人已经算是南海郡兵了。

朱松率领的一千会稽兵不可能在南海呆太久,周晔清楚的记得,朱儁平叛后不久,就被天子召回了朝中,他的五千会稽兵自然也要随着他离开交州,那么,等朱松离开之后,南海郡全部的军事力量就只有贾璜手下的五百人了,这当然是不够的。

南海郡这么大的面积,有六个县,五百人就算全是贾璜这样的猛将,都不可能很好的控制南海郡,连维持城里的治安都不够,何谈安定地方呢?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南海郡,还是有很多山越人的,山越人经常会跟当地的汉人发生冲突,所以南海郡必须要有一支可靠的军事力量来维持地方的安定。

因此,周晔让贾璜征兵,要至少征兵三千人。

当然,要征兵也不能征得太多,因为现在南海郡的人口最多也只有二十多万,这其中的青壮年最多也就几万人,如果征兵征得太多的话,会极大的影响南海郡的农业生产。

贾璜便在城中打起了招兵旗,开始征兵了。

其实,现在在番禺城征兵还是很容易的,有不少人都因为梁龙之乱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财产,有的人甚至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能够当上郡兵,对他们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比较好的出路了,而且这一次周晔给出的条件还是非常优厚的,只要是通过考核当上郡兵的,每个月都有两千钱的军饷,另外还发一石米的禄米,如果特别出色,能够当上军官,那军饷就更高了。

东汉时期采取的是兵役制,郡兵本来是没有军饷的,周晔给出这样的条件来征兵,自然应募者如云了。

周晔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来征兵,就是想让这些郡兵成为职业军人,有着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让他们成为精兵。

南海人口不足,也只有走精兵路线了。

不过,等南海的经济发展起来,这些代价也算不上什么了,就算平均每名郡兵每年花费十万钱,三千多名郡兵每年的总花费也只有三千多万钱。

虽然应募者如云,可是能够通过贾璜考核的人却并不多,因为贾璜定的标准非常高,要能够负重五十斤由拂晓至日中奔跑一百里,而且武艺也要通过考核才行。

东汉一斤差不多250克,一里差不多有420米,因此,这样的标准就是要负重现代的二十五斤,在六个小时的时间里跑一个马拉松,这样的高标准,能够通过的人当然不多了。

可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缺刻苦耐劳的人,虽然通过的人比例不高,可是这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也总有百余人能够通过,所以半个月也征了一千五百人,达到了目标的一半。

只不过许多人在跑过终点之后,都是累得瘫倒在地,不愿爬起来,还是贾璜按照周晔教的,让人把他们一个个地扶起来,让他们慢速走动一下,周晔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做,这些人会有生命危险的。

用这种标准挑选出来的兵,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就会成为精兵了。

这段时间,南海郡六县逃散的百姓也都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了,因此兵源也就越来越多了,这些百姓现在都由苏怀派出的郡吏进行赈济,顺便进行了人口登记,能够做工的便安排去修水利设施,以工代赈。

而田恒所主持的卫生防疫工作也还是在比较顺利的进行当中,他给每个县派出了一名自己的徒弟,让他们带领当地的百姓,对荒野的遗尸进行收殓、火化,对县城内和百姓聚居地用石灰水进行消毒,并且指导老百姓喝烧开过的熟水,灭鼠、灭虫,这样做了之后,发病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郡中的各项事务都在稳步推进着,周晔也有了几个帮手,他这些天除了忙于政务之外,忙得最多的就是在写书,他写的是现代中小学的数学、物理和地理教材,当然,这些教材都是经过他改头换面之后的,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

南海郡由于开发时间并不长,文风并不盛,因此读过书的人才远远不能跟北方比,以周晔的出身,他也不可能到北方去征辟那些在史书上留过名的人才,而再过几年,乱世就要开启了,周晔当然要未雨绸缪,培养自己的人才,所以,现在教育就要被提到日程上了,而他现在写的书,就将是之后儿童开蒙的教材。

这天,周晔正在家中奋笔疾书,忽然他的另一名族侄周成来报,说是周先回来了,周晔马上便扔下了笔,跟着周成出门,去了北门外的码头上。

果然是周先回来了,只见码头上已经停泊了十余艘大船,周晔赶到码头上的时候,周先正毕恭毕敬地扶着宋氏下船,而周先的弟弟周胜在后面牵着周屏的手,正从跳板上往下走呢。

周晔快步上前,在宋氏刚刚下船的时候,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宋氏面前叩头道:“母亲大人一路可安好?不孝子周晔给您请安了!”

宋氏看到周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才几个月没见,周晔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虽然因为他跪在地上,不知道长高了没有,可是很明显的比以前强壮了许多,原来瘦得风就能吹倒的一个人,现在整整长粗了一圈,胳膊上鼓起的腱子肉散发着勃勃


状态提示:第33章贾璜招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