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曹家逆子>第650章上古8姓

出门之后曹昂伸了个懒腰,又连打几个哈欠,这才晃晃悠悠的向议事大厅赶去。

走到门口一看,我去。

议事大厅里坐满了五十岁以上,头发胡须尽皆发白的老头,其中有郑玄,有杨彪,有司马防,还有刘洪。

他怎么在这?

看见刘洪,曹昂菊花莫名一紧,顿生一股脚底抹油的冲动。

我说郑老头今天怎么一改往日风格催个不停,原来是刘老头回来了,他不在下邳当校长,跑许都来干什么?

曹昂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害怕刘洪,看见他就像学渣见了严师一样,忍不住就会想,是不是干哪件坏事的时候被人家给撞见了?

他硬着头皮走进大厅,拱手作揖道:晚辈见过大司农,见过杨太尉,见过

将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问候一遍,最后才看向刘洪道:刘老,您什么时候来的许都,也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啊。

刘洪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指望不上,我来的时候你人还在辽东呢。

曹昂:

你特么擅自脱离岗位还有理了你。

其实也不怪刘洪,任谁在这里等上几个时辰,等的还是一位晚辈时,心里都不太舒服。

郑玄咳嗽一声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和颜悦色的说道:大公子,我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你写《百家姓》是出于什么目的,排序又是以什么为准绳的?

百家姓?

曹昂眨了眨眼,一脸懵逼。

你们大清早的扰人清梦,就为这么点屁事?

郑玄继续解释道:丞相让我们给《百家姓》重新定排名,这个不好弄啊。

刚看到《百家姓》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曹姓无lùn_gōng绩还是影响力都没资格列第一,必须重排。

曹操也有自知自明,接受了他的提议。

真正排序的时候他才发现,把事情想简单了。

如今的姓氏超过八成都是三皇五帝留下来的分支,比祖宗谁也不比谁差。

大汉又是一个看家世,拼祖宗的地方,排好了没人感激你,排错了却有一群人出来骂你。

总之,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曹昂眨着眼睛,一脸无辜的说道:目的?没什么目的啊,就是当时倭奴,乌桓,鲜卑等族的俘虏比较多,人数加起来都快超过辽东的总人口了,老这么分裂迟早搞出乱子,我就想让他们取汉名行汉礼,逐渐汉化,取名得有姓啊,不能逮着一个姓氏糟践吧。

至于排名的准绳,你们不觉得我的排名都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吗?

押韵?

众人相互对视,面面相觑。

这个理由实在是

刘洪两手一摊,埋怨郑玄道:我就说找这小子没用,还非得来,现在明白了吧。

郑玄苦笑道:算了,咱们还是回去研究吧。

说完就要起身离开,曹昂提醒道:重新排名的话你们速度可得快点,我那一版已经在辽东流传了,再拖下去,就算排出来辽东百姓也不见得会认可了。

郑玄:

刘洪:

你丫就是个孽障,一天不给人找事闲的是不是?

刘洪没好气的说道:你就作吧,总有一天作死你。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去,他跟这个人渣多说句话都欠奉。

郑玄却是好脾气,拉着曹昂的手说道:去京一大转转,你小子脑子活,想法跟正常人不一样,说不定能帮上点忙。

曹昂:

什么叫跟正常人不一样,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他有心不去,却执拗不过郑玄只好跟着。

没办法,郑老头可是有王杖的人。

在大汉谁都能惹,唯独这种七八十岁,拄着铜质鸠鸟拐杖的人不能得罪,否则

跟着郑玄离开司空府,坐车赶到京一大,进入会议室后曹昂震惊了。

宽大的会议桌上摆满了书稿,拿起一张一看,上面写的竟是姚姓的起源。

相传五帝之一的舜生于若水,居于地丘,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又相传

总之,关于姚姓起源的传说很多,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郑玄他们也不知道,索性全写了出来。

姚姓之后又是妫姓。

单单上古八姓的起源就写了无数草稿。

所谓上古八姓指的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八个姓氏。

又说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八姓。

至于哪个为真,年代久远无从考证。

人类最初实行的是母系氏族,所以上古八姓都带着女字旁,现在的姓氏超过九成都是从八姓中分离出来的。

比如尧帝叫姬放勋,舜帝叫姚重华,禹帝叫妫文命,三位华夏人祖都是出自八姓。

也就是说,只要认真找,总能在八姓中找到一个自己的直系祖宗。

就拿他们曹家来说吧,往上追溯的话能找到两个源头,一个是火正祝融支系,有些什么人他也不太清楚,一个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周文王支系。

据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母弟姬振铎被封于曹,建都曹丘,其后人也就姓曹了。

曹姓做为分系支姓,排在姬姓这个老祖宗前面确实不太合适。

这还只是部分,更多的在仓库里堆着呢。郑玄解释道:上古八姓分了哪些支姓,支姓中又出过哪些名人,对华夏做过什么贡献,这些都得琢磨清楚,以免误导后人。

禹帝建立夏朝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数千年来对华夏做过功绩的先贤数不胜数,他们的功绩咱们后人


状态提示:第650章上古8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