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第134章卫队旅

张作霖同样不想让汤玉麟再接手这支新军,手下人相互牵制历来是掌握权力的不二法门。结拜兄弟是一回事,但要是威胁到他的地位,天王老子也不行。

民国的督军例兼师长,否则会有大权旁落的危险。张作霖是第一个“自愿”卸去师长职务的督军,他的底气一是相信自己带出来的这支军队,二是接任的孙烈臣是他的铁杆,三就是自己麾下的这支人数庞大的新军。

编制申请不下来,那就人为地增加编制:卫队和马队合并,组建全新的卫队旅。这个叫法参考了张作相、孙烈臣和张汉卿等人的意见,“卫队”相关的称号相对自由许多,也相对具有隐蔽性。同城的冯德麟早就对这支军队虎视眈眈了,还是不要过度刺激他了。因为没有正式编制,军费只能自己张罗,身处相对富庶的奉天肯定要比广宁游刃有余的多,像冯德麟虽然也想再在28师之外拉一支队伍来,光吃穿用度就可以让他倾家荡产。

卫队旅是张作霖的亲兵,当然负责人非亲信有能力的人不可。本来,张作霖想让张作相担任旅长的,他是手下唯二最可信任的将领。可是张作相刚刚接任孙烈臣空下的54旅旅长一职,再接这个职务比较敏感,但委婉拒绝并推荐了于珍,理由是不想寒了奉军老人的心。

要说奉军自成立到后来壮大有两个传统:一是尊重老人,一是父死子继。前者其实是土匪的潜规则,讲究先入门者为大,不然就乱套了----梁山好汉还讲究排座次呢。于珍是原来张作霖马队的队长,是和孙烈臣、汤玉麟、张作相一道跟随张作霖的元老,但是他在带兵打仗上远不如后几人表现突出。不过在马队队长任上还是兢兢业业,算是老实人兼忠厚长者。孙、汤、张几人都水涨船高了,现在卫队升格之后却要把这位老将撇开,影响不好。

对这个意见,张作霖是认同的,他是胡子出身,对于兄弟义气还是很在意的,至少也要照顾到其他人的想法。所以他决定,由于珍升任卫队旅的旅长。

卫队旅既然成立,势必要搭班子,这牵涉到一些重要的人事安排,张作霖召集孙烈臣、张作相、于珍讨论:要不要用原侍卫马队的一些人担任各级主官?还是从27师调一些中层转任?

张作相首开先河:“四哥,我对卫队旅的班子搭建有另一重想法。”

有道是兼听是明,张作霖平时是大家长作风,但是在听取意见上还是能够放得下架子,特别是作为亲信的张作相。他点点头:“你有想法当然要说,找你过来就是要你帮卫队旅把把关咧。”

“汉卿现在在讲武堂的表现可是有目共睹,从上到下都认为他是带兵的将才,大哥现在就是实授一个团长也不为过。可是在27师是要论资排辈的,那些老营长、连长能愿意受他管辖吗?以汉卿侄儿的能力,从基层做起也实在委屈了他。我觉得大哥正好可以趁着卫队旅搭台子的机会,把汉卿他们推上去。

那批入伍的学生军表现同样优异,当然这是汉卿侄儿的功劳,也是他的人脉。但是大哥想过没有,他们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入27师?只怕受不得那些老兵的习气,反把他们带坏了,或者留不住人。现在卫队旅的军官最高只设置到营一级,中下级军官也只设了正职。我的意思是,大哥不妨把这些学生也放到卫队旅,充实到基层,暂时做各级的副长官和幕僚,也是一种锻炼。”

这是第一次有人要扶植张汉卿的势力,而且是由张作霖手下的大将正式提出,令人吃惊又显得理所当然。

张汉卿自打穿越以来就对这位把奉系事业贡献一生的元老非常尊敬,人心都是肉长的,张作相当然要尽自己的力量提携他。对张作相而言,除张汉卿本人的能力、对他的尊敬,还有一重意思在里头,作为从旧社会出来的这一代人,对于带头大哥张作霖有一种愚昧的忠。父死子继嘛,将来张作霖的一切都是张汉卿的,从现在起培养他的力量怎么了!

张作霖没有多少文化,却一点儿也不糊涂。奉系崛起之初,他常以李渊自况,一心为“张家王朝”创基业。自己的一切将来都是自己这个儿子的,他丝毫不担心儿子会大权独揽,自家的孩子自家清楚。他也绝不像历史上一些帝王父子不容,皇家无情。从骨子里,老张还是一个很实在的人。

对提升乃子的地位,张作霖是没有意见的,反正这是他自己的私军,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而且在这个明目张胆拼爹的时代,老子扶持儿子一把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即使他有心,还是担心张汉卿还是有些年轻,怕镇不住场子啊!

张汉卿在此前大半年的风风雨雨中崭露头角,无论机智、学识、胆量,都让外界为之赞叹。在奉天讲武堂的忍、韧,他的傲人学业,他的亲和力,种种所作所为更让奉军上下竖起了大拇指。作为一心想扶持他的父亲,自己又怎么会舍不得给他机会呢?既然小六子是人中龙凤,他会给他一切便宜。他所担心的,只是顾虑众人拔苗助长,反而害了他而已。

见他担心,孙烈臣在一旁趁热打铁地说:“这个主意不错。俗话说一张白纸好做画,汉卿侄儿自身过硬,又有这批人追随,卫队旅暂时又不用打仗,相信时间不长他就可以独立掌握这支军队。他现在的军衔是少校,我建议给他升一升,先代理副旅长。”

于珍是立身谨慎的人,要不然也不能管着张作霖的贴身马队


状态提示:第134章卫队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