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抗日小兵>第346章有点恼火

可是在第二条防线观战的连长张峰却并不像战士一样兴奋,他气的是现在刚刚开始就把这个战术使用出来,接下来鬼子冲锋如果撤退下来一定进行炮火遮断,这次才能捡到多少子弹。

张团长当时反复讲这种战术是在战斗进行关键阶段,把敌人放到20米之内再进行的强行补充的办法。

这个一排长,也不知道是他没听弄明白,还是想在地方部队面前想嘚瑟显摆一把。

从整风运动结束之后,改任九团团长的张庆林终于捞着大仗打了,他仔细研究着作战地图,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淮海军分区三支队隶属于新四军三师第十旅,是1942年由二十八团和地方武装组建而成,下辖第七、八、九三个团。

名义上是下辖三个团,刚成立的时候三支队的总兵力加起来也就二千多人,假如说用杂牌军的名义不好听的话,那就换个名字,就叫做三流部队好了。

不过三支队也没给黄师长和刘旅长丢脸,这么拼凑起来的一支三流作战能力的部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被调教的个个都成了听见枪响就发疯,没有仗打急的嗷嗷叫的作风。

尤其是九团,集中了原先二十八团的二个老营。进步的更快。

一年多里零敲碎打,拔除了十多个日伪据点,更是在1943年的10月份一个月三处转战,强攻朱集、设伏吴老庄、突袭浅上集,歼灭日伪军320多人,俘虏伪军200多,缴获武器弹药无数,队伍也发展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跟张庆林私交不错的三支队司令老王专门送了张庆林一枚印章,刻着“刚毅果断”四个字。

让三支队九团成为决定这次战役的主力,旅长刘正的信心是有道理的。

先是这个一年半他对三支队领导的军事指挥能力和三支队的作战能力逐渐肯定。

其次从火力配备来说,三支队九团是最强大的。

第三就是三支队九团在攻击据点时使用改装炮、榆木炮和实心铁弹土炮的战术已经是有充分经验的,在以往一年多的拔除据点作战中所采取的挖壕术加抵近炮击,是各支队中攻坚作战伤亡最小成功率最高的。

最后就是从战斗精神上讲,这个一年多王司令已经把三支队的兵带的象一群嗜血的狼,而且也在这一带打出名了,三支队和王司令这个名字就会让守敌先哆嗦一下。

曾经有过三支队用土炮靠近打了一发炮弹,炮楼就伸出白旗的战例,在审问俘虏时候知道,伪军中都已经传遍了三支队有个无敌炮队的传闻。

旅长刘正尽管了解王司令,也知道三支队的战斗力,但是三支队此时竟然敢分兵去参加阻击,刘旅长也不禁捏着一把汗。

高沟镇不算大,但是已经被日伪军经营多年。

镇子四周的围墙有五到六米高,围墙周围建有钢骨水泥的大碉堡,总共是7个连环据点,碉堡外面有一圈八到十米宽,深近两米的壕沟。

并且镇内还有四十八个地堡、炮楼组成的环形防御工事,守敌有伪36师144团和一个保安团,共有一千余人。

淮安总队、链东总队和二支队六团分别在新安镇、丁头庄和杨口进行阻击作战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但是王司令还是有点担心,还是安排九团一营和八团2个连参加阻击作战配合,仅仅留下七团、八团2个连、九团二营和三营,加上警卫连、炮兵分队等战斗力量对高沟进行围困和进行攻击准备。

这样一来高沟据点里的守军人数已经超过了围困的人数的一半多,这个决定是非常冒险的,假如高沟守军集中在一个方向突围,围城部队要想挡住的话,困难和伤亡可以想象。

这个老王也太狂放了也太狠了,本身围攻坚点:

不到两倍的兵力又缺乏重武器,他还敢分兵去参加阻击战。

王司令敢于分兵,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尽管增援敌军将近6000人,尽管高沟高墙深沟防卫森严,尽管围城兵力甚至不到守备部队的两倍。

但是这种庙算,是种胆略,也正是黄师长称钟卫为军事奇才的所在。

王司令的分析有几点把握:

先是日军在此区域刚刚调集部队去打郑州战役,鬼子出动的第二天我军就开始攻击,鬼子措手不及,战机把握好;

第二目前该区域中战斗力强悍的日军仅仅有一个带机炮直属中队的步兵大队,其余的5000多全是伪军和保安团,除了日军一个大队之外,伪军和保安团的战斗力和士气不会对阻援战斗造成太大压力;

第三目前我方的情报系统建设完善,敌军的任何调动我军都能及时掌握,这个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样便可以即使针对敌军动向调配兵力,最合理的发挥部队的机动性作战力;

第四目前守卫高沟和杨口的日军已经全部撤走,守卫据点是系纯伪军。

赶在日军再次进驻之前拨除这两个重要据点的一个理由是,对于伪军被围困,日军的增援决心不象增援日军部队那么强烈。

其它的伪军和保安团更加不会有积极的增援意愿,没有日军督战的伪军战斗力将明显降低,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我军强攻要塞的伤亡;

第五考虑到天气,日军的一个大队分布在不同地段,对公路进行破坏再加上此时正是梅雨季节道路泥泞,不适合机械化推进。

因此战斗打响2天之内能够赶到增援的仅仅有日军新安镇一个中队的兵力,这对于阻援压力更加是大为缓解。

日军的另


状态提示:第346章有点恼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