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的事说完,田异从怀里掏出两张纸,递给徐泽,说道:“寿张、巨野和合蔡三地的情况各有优劣,我对比了一下,列了个单子,请保正过目。”
徐泽转身,边往回走边看,田异识字不多,两张纸不下十个别字,但瑕不掩瑜。
在这两张纸上,他不仅列出了三地到梁山的距离、运输条件、商业活跃度等数据,还综合分析了各地优劣,认为寿张最近但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巨野人口最多适合稳定经营,合蔡镇来往商贾频繁,适合新产品推广和大宗交易,田异建议直接到合蔡镇开店,然后,再铺货到周边几城。
徐泽点了点头,肯定道:“你这份调查做得很好,符合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几天我也考虑了一些问题,我是这么想的,芦苇利薄,若要做大,需要的人手太多,只能做为初创期的过渡产品,放到合蔡就不大合适,暂时就选在寿张吧,店面不要太大,只要靠近县衙或繁忙的茶馆酒肆就行。赚钱只是一方面,借机摸清官府的消息才是重点。你浑家也快生产了,过段时间,我会安排人来接替你。然后,等你孩儿满月后,再安排你到合蔡镇。”
田异点点头,暗想自流亡到水泊边,本以为这辈子自己和后代都只能成为亡户或者水匪,没想到能遇到徐泽,虽然看不懂这位“保正”的具体盘算,但在酒馆打杂多年,打磨的眼力劲,还是让他敏锐地感觉眼前之人,绝对是能干大事的人。
跟着徐泽才几天的时间,他便给了自己机会,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办,确实不能太操切。
同时,他还还注意到徐泽的话中的隐含之意,过渡后的产品是什么?又不禁有些期待。
田异还要回去,徐泽亲自送他下山,在山下凉棚里,徐泽又和褚青合计了一番,决定奖励田异和王四二人工分各200,田异暂时不上山,用不上工分,就先预支2贯钱给他。
梁山的工分含金量很高,一个壮劳力正常的整工也才10个工分,200工分在目前阶段已经不少了。
后世的“工分制”来源于苏联的集体农庄,后来在新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
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目前梁山的发展形势也有些类似后世的计划经济,但徐泽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搞计划经济。
实际上,后世也只有苏联实行了真正的计划经济,其核心模型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
它的核心算法来源于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解乘数法。
简单的说,就是用庞大的算力来模拟那只“看不见的手”,用大量的数据计算得出生产最优解,然后以计划指令来调度整个社会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
比如苏联制定的五年计划,一般来讲分为7个部分,60000个独立标题。
整个管理体系有40多个全联盟部和联盟兼共和国部,全联盟部下属280个管理总局,联盟兼共和国部下属400个管理总局。
因为这套经济体系实际操作极其困难,对基层人员的数学水平要求太高,新中国学了十多年,其中还有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教了五年,最后连门槛都没有迈进去,只是在门口看了看,便发现以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确实不具备实施这套经济体系的可能,最后只得另搞一套。
梁山算是徐泽的“实验田”,目前因为人少事少,需要计划的东西也不复杂。
简单的说,一是搞到钱,有钱才有一切,二是解决众人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三是解决安全问题。
百来人的吃喝拉撒睡,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根本用不上多少数据计算。
如每日所需米面数,按照计划经济理论,首先要考虑当前任务量造成的体力消耗,还要计算鱼肉补充的抵消,青壮和老弱妇孺区别,各人的身体状况和食量等,最后算出一日所需米面数。
但实际上哪需要这么折腾?只需要一次多买些米面,吃上几天,再算下每人每日消耗的平均数,以后人数再增加,按照这个数据增加就完了,即使有出入也很容易调整。
不过,等日后摊子铺大了,手下有几十万上百万人,涉及的又是更加复杂和全面的管理问题,还搞如此粗放的计划管理,肯定得出大篓子。
如今自己手里缺人,更缺能写会算的人才,更别提徐泽自己都一窍不通的解乘数法,没人才没基础,照搬后世的经验和做法,只能是作死。
后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工分制”的各种弊病,摊子铺大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但综合考虑,梁山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最好使。
不是徐泽理想主义泛滥,穿越宋朝了,还要坚持做社会主义接班人,非要复制后世的建设经验,而是有不得不为的苦衷。
首先是钱的问题,无偿劳动会极大地伤害众人的工作积极性,但按市场价支付工资的话,徐泽手里的钱也不多,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其次是管理的问题,梁山现在啥都缺,有钱也没地方使,而且工分制对社员也是个约束,毕竟如今山上啥人都有,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严格的管理的。
总有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实行工分制,想逃跑不仅要偷船(当然水性好直接游走也行),但即便上了岸,手里没钱也寸步难行。
再则,这也是徐泽建立自己内部的信用体系的一个尝试,好为以后经营更大的局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