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阙泪>第18回唐通见驾

琢磨透主子心思的魏忠贤,经常在熹宗专心致志做木匠活的时候拿奏章去请示,熹宗常说:“朕已悉矣!汝辈好自为之。”魏忠贤代批奏折,代拟圣旨,卖官鬻爵,专擅朝政,终惹杀身之祸。

崇祯自负异常,总感到先前的皇帝用人不察,良莠不辨。自己绝顶聪明,并且亲手拿下过魏忠贤,知道里面的道道,平时重用的都是老实人。平常宦官们都是低眉顺眼,有时对之“小小迁就”一把也无碍大局。其实,宦官成天和皇上呆在一起,察言观色,对其喜怒哀乐脾气秉性无不熟悉,几乎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就以今天的事情来说,崇祯认为王承恩提醒的至少有些道理。边将常年统兵在外,难免有些狂妄骄横。尤其是唐通,去年九月其带兵救援辽东,帮助吴三桂守住了宁远。回来后,自己在乾清宫亲自接见,又赐其蟒袍玉带,难道说其恃宠而骄,不把中官看在眼里了。打狗还看主人面,再怎么说中官代表的是朕,弄得中官不高兴了,岂不是想给朕来个下马威。不行,一定不能让这种风气抬头。嗯,朕这次一定派个得力的中官去当监军,管束一下唐通。

该派谁去呢?崇祯看见了龙书案上的点心,想起周皇后来时,夸奖司膳监太监杜之秩把司膳监管理的不错。不如让其去辖制唐通,管理上万人的军饷,可比管理一帮烹饪的厨子神气多了。对,就是他了。

当下,吩咐王承恩去司膳监传旨,擢升司膳监大太监杜之秩为九边重镇之一的蓟镇兵马总监军,明天上午即随来觐见的唐总兵赴任。

王承恩听了,强忍着没有笑出来。这位杜膳监吃得脑满肠肥白白胖胖,浑身上下圆滚滚的像个大冬瓜。大家平常开玩笑,都叫他饭桶。用一个饭桶去给一个“糖桶”当监军,真不知道这两只桶怎么开交。

过去,宦官们都争着抢着想出去当监军。也是啊,当一个监军,顶不济也能管万把人。而且,口衔天宪,可以密折奏事,军事长官一般都曲意逢迎,简直就像个土皇帝一般。但是,现在不比从前。外面传闻李闯王率百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这时候出去当监军不就是送死吗?可是,皇上差遣又不敢不从。一瞬时,杜之秩百感交集,傻了。经别人提醒,才赶忙领旨谢恩。

此刻,唐通还在府里准备皇上可能问到的问题。他和唐过两个,一个问,一个答,反复推演。演练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及唐过进京到兵部禀报情况,自愿留下来参与勤王,特此请旨。他们还商量着万一传召唐过,该怎么奏对的问题,根本不知道皇帝已经给他准备了一道开胃大餐。

翌日清晨,崇祯帝先在乾清宫召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兵部尚书张缙彦。两人施礼之后,趋前回话。

崇祯帝睁着睡眠不足的眼睛,问道:“倪爱卿,上次朕让大家自愿捐银助饷的事情,捐了有多少?”

“回万岁,恕微臣办事不力,只收到了不足一万两。”

崇祯一听,几乎从龙椅上跳起来:“什么?不足一万两?哈哈,我大明朝如此多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平时没有少得皇家俸禄赏赐,怎么国有危难,竟然一毛不拔?一万两,连打发一路勤王兵马都不够。倪爱卿,把捐献名单呈朕一份。”

倪元璐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名单,递给了大太监王承恩。

“张爱卿,其他几路勤王兵马进展如何?”

张缙彦一张脸涨成了紫茄子:“臣启万岁,山东总兵刘泽清奏报,点验部队时坐骑受惊,坠马受伤,暂时不能起程。武昌总兵宁南伯左良玉送来了一份进兵计划,说集结部队发饷开拔,约需十天时间。再加上三千里行军,预计两个月后可到京师。”

“屁话,两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崇祯爆了句粗口,示意继续。

张缙彦擦了一把冷汗:“平西伯吴三桂送来了军报,说正在动员军民百姓,择日启程,预计半月后可到京城。其他人,没有消息。”

“看来,吴爱卿的五万关宁铁骑是最大的指望。两位爱卿,先在库银中拨出一万两饷银,给蓟镇总兵唐通。然后,晓喻京师百姓捐款助饷,超过千两者,赏锦衣卫千户;超过百两者,赏锦衣卫百户之职。”

“臣启万岁,库房之内实有白银8000余两,风闻三大营已经欠饷多日,如果厚此薄彼,臣怕引起骚动,请陛下斟酌。”倪元璐说。

崇祯叹了口气:“也罢,暂拨4000两给唐军门。来,宣唐通。”

早就候在殿外的唐通随着王承恩进殿之后,撩袍跪倒山呼万岁。

崇祯传旨免礼,起来回话。

唐通起身,又和两位尚书见礼。

崇祯喜笑颜开,笑道:“唐爱卿一路风尘,率先进京勤王,功在社稷,简在帝心。设若诸镇均似爱卿,朕何虑之有?”

“皇上英明,将士用命,微臣不敢居功。”唐通不无得意之色。

“张兵部,唐军门统帅虎狼之师,拟安排到哪个要紧处驻扎?”

“臣启万岁,京西居庸关乃京师最后一道屏障。唐军门曾任密云总兵,熟悉那一带地理,微臣建议将此险关交于唐总兵镇守。”

“唐爱卿,社稷多事之秋,国库空泛,朕已令户兵二部,拨库银4000两暂付爱卿。日后宽裕,再予补充。爱卿,体谅朕之苦衷。”

唐通心中一格登,暗说,万岁呀,微臣风尘仆仆,策马进京,一个人给几钱银子,您老也真好意思。不


状态提示:第18回唐通见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