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贼兴汉>第194章敌疲我打

第194章 敌疲我打

刘备本人的考虑,或许是鉴于敌军拥有强大的神秘武器,所以才没有入城,以免被人一锅端了。

但有一个问题,“尖”的下法通常是摆在与敌子进攻方向相反的点位,可刘备布阵,却是相向而“尖”,其进攻反而意味更浓些。

并且徐州兵现在有将近一半是新兵,其数量和素质都不及曹操的青州兵,他这一个“冒尖”,岂不是找死吗?

就算是懂兵法的都看不懂刘备的阵势,更不用说不懂兵法的人了。

彭城守将糜芳见刘备本人带着援军赶到,先是欣喜,可接着见援军不进城只是在城东北方向扎营,又困惑不已,便派人去见刘备,问一问情况,顺便最好能叫他赶紧进来,帮忙防守。

糜芳派去的军士进了刘备军营,看见对方的时候,刘备连头盔都没有摘。

得知军士来意,刘备只是好言安抚,并且叫他转告糜芳:“让糜将军严守城池,不可懈怠。”随后就把他打发走了。

几乎所有人都一脸迷茫,弄不清楚这个永远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的上将军,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陈登。

在刘备看地图的时候,陈登问了一句:“上将军觉得时机如何?”

刘备低头检视地图,淡淡说:“还没到。”

过了会儿,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不等他候命,刘备就即刻叫他进来。

斥候汇报了打探的情况,称曹军先锋正在城北二十里外扎营,效率看起来并不高。

刘备只问:“曹军先锋统帅是谁?”

斥候回答:“没有看见曹军将领本人,但是看见了他们的旗帜,一面是‘乐’,一面是‘夏侯’。”

陈登说:“不出意外,应当就是乐进和夏侯渊了。刚刚攻下两城,最多两天工夫,就赶到彭城外会师了,他们的动作可真快啊!”

刘备抬起头,若有所思,口中喃喃自语:“三天两夜……”忽然大声到:“就是现在!云长、益德,随我出战!”

其实刘备征战十二载,大小不下百战,早已是经验丰富的卓越统帅,其战场嗅觉和抓住机会的灵敏度,绝非常人能比。

大家不要抓住他的一些败绩就揪住不放,他打的败仗,除了夷陵之战外,基本都是些换谁上都翻不了盘的不对称战役,如果实力对称,天底下未必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如今乐进、夏侯渊刚攻下广戚和留县,肯定要分人留守,带着剩下的部队又马不停蹄急行军赶到彭城,肯定是想凭借手上的尖端武器,尽快攻克彭城。

但现在却停下来扎营,无非是考虑到士兵疲乏,需要休息;另外他们孤军深入腹地,一下子冲太远,和主力严重脱节,为防止被徐州兵马伏击,不能不暂停攻势,转为防御。

通过广戚、留县的县兵叙述,曹军的两队先锋都是差不多五千人,留人防守后再赶过来,总人数不会超过八千。

刘备带了两万人,虽然也是星夜驰援过来的,但是主场作战,无论是体力还是士气状况,肯定要比曹军好一点的。

因此这一次依然是不对称战斗,是刘备对乐进、夏侯渊的不对称。

作为一名卓越的统帅,刘备绝不会放过这个痛击曹军先锋的绝佳机会,因此他立即调六千轻兵,自己为主,关张为副,毫不迟疑地朝曹军扑去。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他的著作《战争论》中讲过:

防御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有利形势,同时在大部分战争中,真正持续作战得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准备作战,也就是处于行军、物资调动和防御工事上。

因此防御的一方能利用时间和空间做出更加充分的战前准备。而在交战的时候,防御的士兵往往会有更好的体力,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防御工事的选择。

另外,处于防御状态的士兵可以较好地隐藏动作,而处于进攻状态的人容易暴露自己的动作,因此防御者会有情报优势。

当然,防御并不意味着不进攻,防御只能保持不败。要想胜利必然要进攻,而什么时候由防御切换到进攻,就成为了战争的艺术,战略的选择。防守反击的成功,往往伴随着最终的一击致命。

可见,进攻和防御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的,因此先发进攻还是防御、中间在什么时间进行防御或进攻的切换,成为了战争中进攻和防御的抉择。

而刘备的这一次出击,堪称防御方反击的典范。

在得知徐州军朝己方进军的时候,曹军的营垒才刚刚把木桩子打下去——没办法,太累了,工兵还能举得动锤子就不错了。

哨骑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乐进和夏侯渊发现敌情,这二人都免不了一惊。

什么,明知我们有大杀器,还敢过来找死?

乐进立刻吩咐左右:“快,叫人组装霹雳车,用震天雷御敌!”

左右军士得令下去,可没过一会儿又回来了。

夏侯渊问:“怎么,这么快就布置好了?”

军士摇头:“不是,还没布置。”

夏侯渊叱道:“那还不叫那帮鳖孙快点!”

军士回答:“不用了。”

“不用了?”

“来不及了。”

“什么来不及了!”

“敌军已经到脸上了。”

其实这句话是夸张了,刘备还没有到脸上呢,只是刚刚到了营垒外围而已。

但为什么说没必要组装霹雳


状态提示:第194章敌疲我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