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白马关郎>第101章殊死相斗

巳时将近,冬日的阳光也洒在了高亭林的大地上,但呼啸了一晚的西北风,仍旧逞威在两军阵中,刷尽了存在感。

在如此顶风的不利环境下,望楼上的吴兵也只能勉强将箭矢射在汉军第一排的重型木盾上,难以对汉军造成杀伤。见此情景,朱然便令望楼上的弓箭兵暂时下来,以免成为汉军的靶子。

可尽管如此,寨中所有的弓弩兵还是全都做好了准备,弓兵箭不离手,弩兵拉弦上钩,聚精会神地等候朱然号令。

无论如何,汉军终会进入吴军的射程中,到那时便可大举反击。

朱然身处吴军阵中,面色凝重,一双眼睛直直地注视着前方一面迎风飘扬的旌旗……

“风势丝毫不减……莫非苍天不助东吴吗……”

就在朱然心中哀叹的时候,旌旗上的一些变化,却忽然让他眼前一亮。

这面绣着“吴”字的旌旗突然不似先前那般招展,竟时不时地垂落在旗杆上,偶尔扬起也显得十分无力。

旗帜是最好的风向标,朱然顿时兴奋地高呼起来:“风势减弱!弓弩手速速登上望楼!”

每架望楼快速且有序地攀上了四名弩兵和四名弓兵,朱然见万事俱备,随即右手奋力一挥。

“放箭!!!”

“嗖嗖嗖”寨中所有的弓弩兵终于等到了这一刻,近两千余支箭矢一齐抛射而出,目标直指汉军。

“双盾速去掩护!”

早在风力减弱时,张飞便有所准备。眼看箭矢如倾盆大雨般席卷而来,张飞急忙挥旗大喝。

汉军的第一排皆是持盾死士,第二排都是双持圆木盾的士卒,只见他们快速举起双盾,不断地为死士们遮蔽箭雨。

但吴军此次齐射来得太过突然和猛烈,双盾兵纵是全力抵挡,也做不到滴水不漏。第一波齐射下来,汉军之中已倒下百余人。

“令士卒还射!”只是防护还不够,张飞又连连挥动手中的红旗。

汉军阵中的弓弩兵人数虽然多余吴军,但吴军有着粗壮高大的栅栏作掩护,不少箭矢全都钉在了上面。即便幸运地射入帐中,大部分又被吴兵用盾牌挡住。

而最让汉军棘手的,是吴军寨中的八座望楼。由于居高临下,望楼里的弓弩兵射程更远,可以对汉军的弓弩兵造成有效的杀伤,而汉军一时间却不能保证所有的箭矢都能射上望楼。

看到零星几个吴兵中箭摔下望楼,骑在马上的朱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是厉声喝道:“望楼上的士卒不许间断,一定要以此压制蜀军!”

看到己方士卒接二连三地倒下,张飞心中着实愤恨不已:“一定要尽快破坏掉这些望楼!”

就在这时,一边用盾牌遮蔽箭矢,一边俯瞰前方的潘濬突然高声道:“将军,死士已接近壕沟!”

“大军停下!”张飞火速挥动红旗,“速去填平壕沟!”

挖掘壕沟是古代用于守城和守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可以用来阻挡敌军前进,当然最大的缺点就是挖掘起来十分麻烦。

朱然初守高林亭时,也让士卒挖掘壕沟。不过由于张飞也不间断地派人监视吴军大寨,一旦朱然想要在离寨稍远的地方开挖壕沟,张飞便会派人骑兵和弩兵前去阻挠。因此朱然最终也只能在北寨门前五十步内,立下三道壕沟。

在读懂张飞的旗语后,在前军督战的陈式立刻传下命令,大军很快便整齐地停下了脚步。方阵后方跑出了大量士卒,穿过队伍的缝隙,冲向壕沟,每人左手持圆盾,右手拖着一带装满泥土的布袋。

望楼上的一名屯长注意到汉军的行动后,立刻向朱然汇报。朱然自然知道汉军的意图,立刻高喝道:“不能让他们填平壕沟,用箭矢射击敌阵首部!”

顷刻之间,吴军寨中所有的弓弩手一起瞄准了汉军方阵的最前端。弓兵抛射,乱箭如雨点一般袭来,弩兵则冷静地瞄准那些冲出来填土的汉军士卒,狙击他们没有盾牌保护的部位。

在吴军猛烈的箭矢面前,汉兵中箭倒地者数以百计。很多圆盾由于是临时赶工做出,质量有所缺陷,挨了几箭后,便直接被射穿,甚至土崩瓦解。

然而,这些中箭而死的尸体,却是填充壕沟最好的材料。

慈不掌兵,在战争上活人有时候都能牺牲,何况死人。张飞早已有言在先,如果有人不幸在填平壕沟的过程中牺牲,其余士卒就必须利用他们的尸体。只见一具具汉兵尸首随着土袋一同被被丢进壕沟之中。

很快,深约五尺的壕沟逐渐平整。

在接到前线士卒的汇报后,陈式第一时间返回到张飞所在的楼橹下,高声汇报道:“将军,第一道壕沟已经填平!”

趁着士卒们填补壕沟的时候,张飞也命士卒们架起大木板,并将投石车缓缓推上楼橹。在马钧等人工匠多次的调试下,终于做出了可以承受住投石车重量的木板,且二丈楼橹由于重心较低,即便运着投石车,也不会觉得十分晃动。

只可惜荆山之中粗壮的大树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不然张飞很想制造大量的结实木板,让士卒们跨过三条壕沟。

“可恶,竟让能将投石车送上楼橹!”朱然在寨中远远地看到这一幕后,也是又惊又怒。

这个时代的投石车虽然杀伤力极大,但是比弓弩差上许多的射程,且运输弹药极为不便,却也是它没有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当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袁绍曾在曹操营前做


状态提示:第101章殊死相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