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锦城烟云>第0114章走进体制

苏忠良通过北京的朋友,办妥了胡志强的事。关于解决胡志强工作问题的批示,转到了省人事厅。

胡思敏到省人事厅打听,拟分配的单位,有锦城电视机厂,锦江钢铁厂,国营第二食品厂,国营第三食品厂等。

领导告诉胡思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锦城电视机厂可能要好些。

解决了胡志强“能够工作”的问题,接下来,胡思敏还要解决胡志强“到哪里工作”的问题。

......

这个暑假,胡志华没有回家,他和导师一起,在试验室做航天材料的实验。胡志华和实验小组的几个同学,满怀报国激情,全身心投入到新材料的研究和实验当中,他们放弃了假期休息。

而苏玉婷,也留在北京,陪她爷爷苏忠良。苏忠良分配到了将军楼,配备了警卫人员。

他从二儿子家搬出去,独自居住在将军楼里。假期里,苏玉婷正好去陪爷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苏建国打电话给苏忠良,请求帮忙解决胡志强工作时,苏玉婷正好在屋里。

她向爷爷介绍了胡志强的情况,极力恳请爷爷促成此事。

现在,胡志强的工作有了着落,苏玉婷感觉到非常欣慰。

她以为,胡志强在单位工作,有领导管束和监督,有同事们帮助,他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一定能努力工作,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而胡莲和老邓的事,胡莲还得征求胡志华的意见。胡志华今年二十岁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但他,也肯定不会同意胡莲和老邓的事。

但程序还是要走,至少得让他知道这件事。

胡莲给胡志华打电话,粗略地说了自己和老邓的事。胡志华没见过老邓,他的态度很很干脆:“坚决反对!”

胡莲挂了电话,心里想,反对就反对吧,结婚的是我自己,不是你们。我自己的事,我还不能自己作主?

儿女不同意,作父母的就不能结婚了?就只能一辈子守寡了?

简直是笑话!

胡莲火冒三丈,她把胡思敏和胡志强叫到客厅,向他们摊牌:“我要和老邓结婚;老邓没有住所,必须到家里来;我要把现在的大门进行改造,要弄一间门面出来,做生意!”

看到胡莲生气了,胡思敏和胡志强都没有说话。他们低着头,不愿意看胡莲的脸。但他们的内心,是极力反对的。

胡莲瞪着胡思敏,逼女儿表态。

胡思敏说:“妈,我只同意第一条,你和老邓结婚,是你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这个家,是咱们共同的家,你得尊重我们的意见。后面两条,我都不赞同。”

胡莲看了一眼胡志强。胡志强说:“姥姥,我一条都不赞成。”

胡莲非常失望,她骂他们:“两个白眼儿狼!”

胡莲摔门出去了。

文庙大门口,有参观的人进进出出。胡莲的几个姐妹,坐在银杏树下的椅子上,摆龙门阵。她们招呼胡莲坐下来,询问她和老邓的事怎么样了。

胡莲说了儿女们的态度。一个老姐妹说:“你女儿说的,也有道理。婚姻是你的,但房产是大家的。如果他们不同意,老邓头过去,怎么和子女相处?”

胡莲说了老邓的态度。

另一个老姐妹说:“胡莲,我觉得,你们俩在外面租房住,共同生活,这事是不靠谱的。”

一个穿花衣服的老同志说:“怎么不靠谱?”

老姐妹说:“俩人在外面租房住,住房条件差了,生活没有舒适感。住房条件好点,房租开销就大。再说,老邓那点退休工资,供养两人,生活是没有问题。但生病了怎么办?治疗费,那可就是无底洞。”

另一个老姐妹说:“还有,双方儿子、孙子结婚,儿子、孙子买房,问你要点钱,你给不给?这些都是开支。要单独维持一个家,非常不容易。还有,以后养老送终,也得考虑,谁出钱?谁来负担?”

自己的事,很让人心烦。但胡莲也把孙子胡志强有工作的喜事,与老姐妹们分享。老姐妹们对胡莲表示祝贺。

这让胡莲心里,又生出一些安慰。

......

胡志强最终被安排到锦城电视机厂上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跳舞,天天变花样”,这就是电视机。

作为家庭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电视机,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第一次将文字、图像和声音同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家庭文化生活。

锦城电视机厂成立于1965年,主要生产14英寸和17英寸黑白电视机。

电视绝对是个“奢侈品”。目前,成都市城镇职工平均月收入50元左右,锦城牌14英寸电视价位500元到700元之间。普通工人不吃不喝,需要一年的工资,才能买到一台电视机。

电视机不仅贵,而且是统购统销,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许多人想买电视机,得托熟人走后门弄电视机票。

在成都市区,电视机的普及率只有三成左右。

一到晚上,在街巷胡同、各村各社,十几户人家围坐在一起,看同一台电视、同一个频道的盛景,成了这个时期最深刻的记忆。

所以,锦城电视机厂是非常红火的国营企业,产销两旺,是成都市的纳税大户。厂里的领导觉得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职工们都非常神气。

所以,胡思敏想尽一切办法,把胡志强弄到锦城电视机厂上班


状态提示:第0114章走进体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