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风清河畔>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辞别姑母回家中

成盐先去任猜疑

目力所及,只见山上一层一层都是绿绿的茶叶,远处看时,如一朵朵绿色的蘑菇,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高,那如海般的绿色,可见它们枝叶繁茂。

据冬花介绍,这远近六七里内的山地,都是李家的茶山,每当谷雨清明前后,前来采茶的姑娘媳妇成群结队,满山遍地都是。其热闹的场面真是让人见了都觉得喜庆。

据李家家谱记载,李家先人在清朝早中期时并没有多少山场实业,主要是贩卖茶叶的商人,直到道光帝年间家财渐丰的李家人才置起着大片的茶山,而且一代代都在扩充之中,现如今也是闽东北首屈一指的茶叶大户了。

每一个成功富贵的家族,能兴旺数百年的豪门大户,除了祖辈辛苦打下的丰厚基业之外,不二法则便是严谨的家风与优质的教育。

但看李孝先虽富甲一方,若论家门实力,若是一般人早就妻妾成群,溜马戏鸟整日在饱食淫乐之中,而他却是一门心思在家业与妻儿身上,从不沾花惹草,而且谦逊有度。

李家虽富贵风光,冬花夫妇更是热情备至,但是客居之时日一旦长,便觉得有诸多不便,打扰人太过心里也是不安。

玩了三四日后冬花与孝先两夫妇苦留无果之后,便派了几人几枪护送他们回杨柳庄。

临别时姑妈那份不舍之情,一直在玉娇的脑海中萦绕着,她们之间那种相惜相敬之情,在亲人中更是难得,冬花那丹青诗才更令玉娇为之倾心,世上能有这么一个忘年交的知己,也是她们的幸运。

回到家中,茂兴打开茶叶的包裹,便见一黑色的砚台呈现在眼前,而且旁边还附着一张字条,只见上面写道:

这块古人的砚台是我送给玉娇的见面礼,我们都因病结缘,而且一见如故,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缘分,如此薄礼,望她不要再行推脱,拂我这点做长辈的情谊。

妹:余冬花字

玉娇与尚文一见父亲递来的字条与砚台,心里很是感慨,想不到姑妈对她用心如此之深,更勾起了玉娇对她的绵绵相惜之情。

玉娇手里捧着这副珍贵的砚台,她是左看右看正看反看,简直是爱不释手,然后又动情地说道:“姑妈对我的情意我收下了。这方砚台,日后要转赠她的后人才行,这样便能对得起她对我的这份厚爱。”

当时茂兴与尚文听之,便觉得这是玉娇收下这份贵重礼物的一句托词,也不以为意,反正都是冬花相赠之物,她收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忽然间窗外传来锣鼓与笛子的悲调声,一听便知是死人后阴阳先生所合奏而成。

在这小小的杨柳庄之中,尚文也猜不出是哪家的老人仙去。毕竟村庄上行将就木的将死之人也的确没有。

于是他便问道:“爸,这大正月的是谁在做佛事?这也太早了吧?”

“这哪里是做佛事?是你成盐叔仙去了,也就是你们去福建的那一天,在山中砍柴时摔死的,这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茂兴不免伤感地说道。

尚文听后发出啧啧的叹息声,随后便说道:“多壮实的一个人,好像50岁都没到,怎么就没了呢?好像他儿子辛初是与我们同一天结的婚,他们的日子是谁挑的?莫非是他的日子没挑好?难道他们没有合八字吗?肯定是碰上冲克了。”

“大家都这么说,这都是辛初他自作聪明做主要随我们的好日子,这人的命运八字能一样吗?这不是胡闹吗?”茂兴说完后又补上两句:“明天就下葬了,到时你们去祭拜一下,这么好的乡里乡亲也该去送送他。”

玉娇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人,对他们父子这么迷信的说辞,也感到有些好笑,但又不便说他们。否则会被认为没规矩,不知敬畏。

回到家中,却感到村庄上冷清的很,年初那几日不经意间便能听到鞭炮声,家家户户的亲戚来往之中,那份新年的喜庆与热闹,处处可见悠闲的大人,欢乐无忧的孩子,人们都在享受着新年带来的喜庆与欢乐。

然而,这大正月还未过完,一切都归于平静,其实这是早春时节,田地之中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忙,但闲不住的庄稼人却在家里已经呆不住了,上山砍柴或到地里去看看麦苗与油菜苗。帮他们除除草,松松土,施施家肥,即便是在田边地头坐坐,他们心里也会踏实许多。一把泥土,一斗旱烟,是他们生活与情感的全部寄托。

而此时的孩子们都已从家门转到山上去了,他们知道家中桌上没有可口的茶点,那曾用来待客的荤菜早已不见了,现在三餐基本上吃着的是没有油星的水煮青菜。

当家的女人却一年四季都是一样,带娃煮饭洗衣裳,难得煮一次肉菜,她们却连味道如何都不敢尝,那被裹脚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仿佛一阵风都要将她们吹走,困难的日子从年头过到年尾,一年挨过一年。

而在这段时间中,余家也是最空闲的时候,该收的酒粮,该酿的酒,年前都已准备就绪。

虽然这几年储酒的酒坛增加了不少,连年的战争,却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酒的销量也不增反降。

在此闲季之中,茂兴与儿子一般都在酒坊中调配酒曲,酒曲是出酒率与酒品的关键。余家人通医理知药性知物性通阴阳,他们家的酒曲却是配方独到,受到各方好评,因此来余家买酒曲的商家也是不计其数,远销临省。


状态提示:第61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