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尽是一片哗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个眼前夏公子的话。其实对他们来说,命没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他们的那些家人就可以得到这五两银子,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眼下夏殇的一番话直接俘获了他们的心。虽然说这一举动让他得到了,可这么些个人银子的开销也是一个大问题。
且不说他现在有没有银子,就算是夏殇手里有银子,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将那五两银子拿出来。日后看看人员伤亡情况之后,他才会拿出些银子。
夏殇的全部财产也只剩下之前离开夏家时,从夏全手里借出来的三百两,这段时间的花销不是很大,还剩下两百多两。
然后再加上,听这李小二说是夏家老祖宗留给他的五百两,但却早已交给了那个唐掌柜买他手下的生丝。
光靠这五百两也买不了多少生丝,更何况那个唐掌柜手下有很多丝户,这些丝户手中的生丝数量就有很多。
夏殇日后还需要靠这些生丝发家致富,至于买生丝的银子,也就是本金。得靠那两座盐场和那些个铺子,盐场的日常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这也是夏殇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开办盐场的原因。
虽说开办盐场花费了不少银子,又经历了不很多阻扰,但想想以后两座盐场的利润,那一切代价就不是代价。
他要依靠这两座盐场成自己的摇钱树,夏殇知道以后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现在只要这两座盐场能正式开办,那么有了这项不菲的收入,他做起很多事情来会轻松不少。
嘉靖时期明朝危机四伏,夏殇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他就得肩负起这个责任。
纵观历史长河,明朝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但也就是一个这样的王朝居然也破灭了。
这不是奇怪,因为任何王朝到了后面统治自然会很腐朽,破灭只是迟早的事。
夏殇在前世历史书就认识到很多嘉靖时期的历史人物,来到这里不知道那些书上所描绘的人物,会不会颠覆你心中的人物形象,他不知道。
这边夏殇正吩咐李小二为这次押运任务做准备。本次负责押运粮,而粮草又全靠官府出资筹备,他们只负责将这些由官府出资筹备的粮草运往前线。
虽说他们只负责运送,但这一路上也不太平。要不然官府会让他们负责押运吗?盐运使衙门压着开办盐场的手续,其心就是要把这个最难干的工作留给夏殇。
出资筹备粮草这件事本身就极容易做,无非是花点银子了事。负责押运这桩事,虽说不用花那么多银子,但由自己出人手押运。
自己人在路上出了事故怎么办?还有万一粮草到达不了前线,那中途损失的人手他又能去找谁说理去?
这一下子一来二去的,损失的人手,开支的银子再加上这么漫长的时间等待,一路算下去,他这一趟下来损失的可不少。
这次押运李小二便是选择一些精明能干的人,脑子机灵又能吃苦,这又淘汰了一批人手,正所谓人不再多而在精。
这一字精,可苦了那些愿意豁出去命,为得那五两银子的汉子们。他们不够格就得淘汰,以免在中途出意外夏殇又得赔上银子。
夏殇选人比熟悉他们的李小二还要严格。被淘汰出局的那些人自然心中妒忌,不过对于这一点李小二也有办法,给一些钱银子封住他们的口。
剩下的那些人也不消停,夏殇还要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的,生怕他们在半路上出了意外,那自己的银子又得少一部分。
这三五日,夏殇这边忙的热火朝天,而其他两边也没有闲着,都在干着急。
此时夏家,自县官李大人出面帮夏殇交割完成之后。夏家的长房和二房就发现了整件事情的真相,他们被夏殇耍的团团转,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但又只能无可奈何的结受这种结果,心里已经对夏殇父子恨得咬牙切齿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自教训教训这一对忘恩负义的父子。
这份重任自然是落到了管家夏全身上,夏全不仅自己被骗,而且又搭进去了三百两银子,三百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夏殇父子口头上说是借,但这也很有可能不还他。
夏全气得恼羞成怒,他管理着夏家部分生意,商人解决次类事件就是按照商人法子。夏殇得到两座盐场和那么些铺子,为的就是要赚银子。
盐场生意利润过大,他是不相信夏殇父子会将目光投到盐场上。况且盐场换主,开办盐场的手续,以及徽商和晋商两大商帮对于市场的垄断,一些比较普通的盐商就开不下去,更别说他这个新人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所以夏全则把目光重点放在那些交割过去的铺子上了,铺子还没有重新开张,这无疑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铺子里有些夏家老人,这些老人听到铺子换了主,他们极有可能会起骚乱。一旦有家铺子乱了起来,其他几家也会跟着乱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夏殇父子不能把那些老人安顿妥当的话,铺子也重新开不了张。久而久之,就会关门大吉。
夏全坐在账房里,手指在飞速拨动着算珠,他一边算着这些日的开支和进账,另一边在心里敲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只见夏全随后便写了几封书信给了自己的亲信,让他暗地里交给那几个铺子的老人。等到这几封书信一到手,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