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多棱镜的眼睛
晚自习,蒋涵子去阅览室,找了一个安静的小角落。
他把黎山写景的最后十张小纸片,铺开桌面上,然后打开小画板,凭记忆重新完善最后那张没有完成的速写。
他左手半握,叉开食指大拇指,支着下巴时,老道的模样就仿佛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当他把一张张的线条重叠在整幅画面上的时候,突然发现:叠加是一个运动,根本不是一个可以固定的“一幅画面”。
“一幅画面”显示的真实感真是太局限了。即便借助线条虚化、重复的技巧,还是判断不出:黎亭里究竟存在怎样神秘的物体。
没办法,他只能耐着性子,把那十幅小画做底色,一个一个的完成当时瞬间的情景……
很快,在他的印象里,每一个瞬间逼真而清晰。
宁静的时空,蒋涵子几乎快要把每一幅速写变成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每一个瞬间,就是一个定格的时空。
龙形姿态以眼睛里的目标,彰显不同形状。
恍然,蒋涵子发现,形状就是生命情欲的反映,尤其是在极端凝神的状态下!
一个精绝无二的瞬间,不动胜动,更能代表即时真实世界的那个全部!
嗯,看看市面上,一幅名作,就是一个静止的形状,却能成千上万地飙价。那是因为它唤动的真实感,瞬间显示了特定条件下——某种生命时空的完整性。让人们简直可以“看见”更多画外的东西。
极致的静,就是包含此生命、即时鲜活动态的凝结体!
第一幅,龙形腾挪跌宕,和黎亭形成一个对局的起势,没有互相之间的袭击。
就像两个相互较量的搏击手,初试对手锋芒。动作状态的实体是收敛的,竖直的。
龙眼的光芒是平行中的上下移位。
蒋涵子凭借绘画精恰的空间比例感,判断出黎亭站立的人,是一个内力比较强硬的高手。
因为,奇龙与他拉锯式站位,保持那么远的距离。
显然,这是一个擅于运用法相的奇人。高度有黎亭的三分之一。
第二幅,奇龙肆飞的暴爪,蓄势撕扯开云朵,四爪支撑的微动,显露出俯瞰冲击的弹力!
预谋中的龙之爪,就是瞄准亭子里的一个点。
那人显然是把黎亭坚挺如铁的形格,变作对战中的护体!
这就是奇龙的运动之弧线对应的——圆心。
圆心就是“点”!就是黎亭里那人的脑袋!
圆心离地不显高,可见那人并非魁梧大汉。
第三幅,奇龙有几次曲折尖峰的靠近。但奇人强大的法相,逼杀出对应的几个锯齿波。奇龙和那人的较量,都显示了强大的对抗力。
而且,明显看得出,奇龙处于主动的,目光随“点”跳闪。仗着人多势众,形成一个攻击的合力。
不过,那人似乎把奇龙的心机看得特别彻底。被动出击,礼让三分!
但能攻击到奇龙法相最弱的细小环节。
第四幅,奇龙外围的攻击距离大起大落,而且,采取的手段似乎更加千奇百怪。没有形成点位格局的龙拘术。
龙眼是警戒的。
奇龙的攻击,不再是原来那种个性上的凶猛逼人的气势。而是随着那人的状态而迁化。
足见,那人很有心思和谋虑。
……
第十幅,夕阳的最后一丝光辉中,奇龙变得更加狂躁。
一个极端的杀伐的目光刚刚凝集,突然龙头抬高,瞬间,龙姿舒展而松弛……
显然,那人飘然飞逝的没有踪影……
从十幅画,奇龙的驱动可以看出,力量与战术的频繁变迁过渡。
从龙眼精敏神态,昭示出那人动作的一些轮廓。
蒋涵子完完整整按照次序修饰这十幅画,他感觉自己借助龙眼,仿佛看见黎亭中央站着的那个人。
精瘦,孤傲,谨慎,计谋中,夹杂琐碎的嫉恨,而且是一个看似怯懦却很老辣的人,不冲动,习惯于后发作势。
蒋涵子几乎可以“看见”:他古装深灰礼服衣襟上,精美的暗红色纹篆,操一把长剑。目光半垂,游弋,脸色暗淡……
那人挥剑的动作清奇、和奇龙动作相类,略示玄风。
瞬间,蒋涵子头中恍然明朗……他取出新纸,唰唰唰,勾出黎亭里,一个清古站立的人……
借助那么多龙眼神秘变化的过程,他终于“看见”目标!
他甚至可以凭借着第六感觉,去给那人敷上确定的颜色。
想象是无极限的精神运动,一个点生发的墨迹,瞬间就能洇散到一个生命感触的全部。
特别惊奇的是,蒋涵子蓦然发觉,他可以凭借一个人眼睛,去临摹与之对立的另一个人的眼睛了。
尽管这些大多来至印象,但残断勾连的瞬间,就能发现看不见的信息!
蒋涵子忽然感到浑身有点寒意,才发现空荡荡的阅览室,就剩下一个角落里的自己。
当他走在冷色的路灯荧光下,午夜,不知什么地方,缥缈如幻般传来二十多年前的孟庭苇,那种柔情而不搭时潮的谐音,唱得湿润的空气飘落起凉丝丝的雨滴……
蒋涵子终于仰起倦怠的脑袋,摇摇这个装满空洞想象的葫芦,霏霏而歌。
舒缓的流光,舒缓的声息……
白天里,一“刀”落纸的黎亭夕照,才是蒋涵子眼里最纯粹的大自然,那种浑然之躯消蚀了每个纤维般细碎的人的痕迹,用雄浑之力,把那些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