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队才刚刚招募,还只是一帮刚吃饱饭的饥民而已,没有了杨复恭顶在前头,陆仁炳很快就要被打回原形。
历史上的昭宗就是跟崇祯一样的傻叉,一上台就跟杨复恭不对付,把自己最大的保护伞给打掉了。然后就是被朝臣各种玩耍,很快就东跑西颠,被各种打脸。
所以杨复恭一定要好好利用,最好是把他的干儿子都拉拢过来。李克用为什么那么牛,还不是他干儿子多。
把杨复恭搞掉,他在把杨守亮干掉,这样他就可以时常带着病去长安闲逛了。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陆仁炳的心里,这个李茂贞也是他要首先搞掉的藩镇之一。整个关中必须一统,不能存在其他藩镇了。掌控关中,进而在占据陇佑,打通汉中,平定巴蜀,打通荆襄通道这棋就算活了。
另外掌控陇佑凤翔的李茂贞对于掌控京兆府,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很有一些想法的,他老想着进占关中,掌控朝堂,因此常常搞事情。
再一个同样是神策军出身的李茂贞,对于杨复恭这个宦官掌控神策军是非常不满的。杨复恭的义子杨守亮又把手汉中,挡住了李茂贞同西川的交流通道。两人能对付的了才怪。
僖宗病重的时候,群臣商议嗣君归属,李茂贞支持的是吉王李保,杨复恭支持的是寿王李杰,二人从那时候起就结下了梁子。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初入镇州博野军,以军功升任队长,之后所属军队击败了黄巢的部将尚让,李茂贞以军功迁神策军指挥使,光启二年(886年),李茂贞以护唐僖宗之功拜武定节度使,并改名李茂贞。光启三年(887年),唐僖宗由凤翔返回长安,遭遇藩镇李昌符拦截,僖宗命李茂贞追击,李茂贞不负僖宗所托将李昌符击败斩杀,被晋升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对于杨复恭的首次进攻,不了了之,让有心人心里气氛。这个人就是离长安最近的凤翔、陇佑节度使李茂贞。
等到时机成熟,这些他亲手培训出来的军官将帮助他牢牢的将禁军掌控在手中。时机还未到,还要继续苟。
他持续不断的从各军中挑选精锐士卒到他的亲军卫队里,做特训。陆仁炳将自己的亲军卫队当作军校,培养未来的军官。
陆仁炳对于禁军的渗透是持续的一贯的,搞定了都头,就是下面的小军官,然后就是普通士卒。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和功夫。
是的,杨复恭实际上就是通过他的干儿子们来掌控军队的,他的那些干儿子是什么德性是显而易见的。
陆仁炳接见他们的时候,根本毫无架子有求必应,还经常有赏赐,一通宴饮。这些军头们大部分都投靠了陆仁炳。毕竟能直接跟皇帝打交道,哪个武将也不愿意去跟嚣张跋扈的杨复恭的干儿子们打交道。
尤其是陆仁炳亲自掌握了三万的军队之后,这种趋势就越来越明显。陆仁炳作为皇帝实在是太占优势了。他坚持巡视诸君,导致各都都头都有很多机会直接面见皇帝。两年多以来,他们见到皇帝的机会,比见到杨复恭的次数多多了。
嗯,算他识时务,随着陆仁炳来这到这个时代的时间越长,手中掌握的资源越多,他作为皇帝的优势就越明显。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暗中投靠陆仁炳的人和势力越来越多了。
所以这次祭天之后,杨复恭对于陆仁炳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恭敬了很多。
人走茶凉,当年僖宗朝权倾天下的田令孜现在又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在王建手底下伏低做小。
至于说他的那些干儿子,干孙子,一旦他倒台,到底能撑多久,或者说有多少能记得他的恩情,那可真的就不好说了。
这让老宦官的心里有了一点变化。说实在的他在牛叉也是一个宦官,虽说是宦官世家,但是他的接班人就是他的侄子辈了,跟他没有直系血缘关系了。他以后的荣辱其实全寄托在皇帝身上。
他认为皇帝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给他难堪。但是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公开维护了他,这还是陆仁炳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维护他。
他已经做好了跟皇帝翻脸的准备,对于文官的弹劾,他根本不在意。在这次大典之前他,就已经得到消息,有人要对他发难。他就是要看看皇帝怎么应对这件事。
虽说他们平时关系挺不错,但是杨复恭对于陆仁炳还是有很深的疑虑的。毕竟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被一个宦官掌控。陆仁炳最近一直在收拢兵权,虽说杨复恭同意了,但是他内心的警惕性一直在提高。
本来文官就是一个试探,见皇帝坚持,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这件事反而让跋扈惯了的杨复恭对陆仁炳这个皇帝有了感激之情。
陆仁炳才不是这么个傻子,所以他当即出声维护杨复恭。“史上没有记载,并不代表没有,时移世易,不可拘泥于古礼,更何况杨中尉有堪乱之能,再造社稷之功,如何不能做助祭,此事修要再议,上天祖宗若是有异议,所有灾祸朕一人担着,仪式继续。”
这就是一个美谥背后的代价。
哪像这个傻叉昭宗,害的自己的孩子,宗室,大臣被人家一波一波的杀掉。仅剩的禁军被人家强行解散,还被人家弄到东都给弄死。反复被人打脸。打完左脸打又脸,打完还得冲人家笑。
他的哥哥李,庙号是僖宗,主要原因是他信任太监田令孜,重用宦官,虽然他也被黄巢撵的东跑西颠,但是人家始终没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