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肌:又叫“声带外张肌”,是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中间相连的肌肉。它收缩时,甲状软骨前倾,声带被拉长、拉紧,它主要是控制声带的紧张度。
甲杓机:又叫“声带肌”,甲杓内肌长在声带内,也就是声带的本体,又叫声带肌。前端附在甲状软骨板交角内面,后端附着在杓状软骨声带突。收缩时,声带缩短并彼此接近,所以也叫声带内张肌。主要用来调节声带的紧张度。
环杓后肌:又叫“声门外展肌”起于环状软骨后部,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收缩时使声带突向外转动,声门开大。
环杓侧肌:起于环状软骨的外侧,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收缩时使声带突向外转动,使声门前部变窄或闭合。
杓肌:又叫“声门闭合肌”它附着于两个杓状软骨的后面,收缩时使两个杓状软骨靠近,声门后部闭合。
环杓侧肌和杓肌都称为“声门闭合肌”。
二、声带
声带是人体发声的振动体,是声源,它的振动状态直接影响发音的质量。声带位于喉室中央,是两条长短宽窄一致、左右并列对称的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性质像韧带,正常情况下呈瓷白色。
声带由声带肌和声韧带组成。声带的前端互相联结固定在甲状软骨内面,不能分开;后端分别挂在两条杓状软骨的声带突上,可以回承转合。杓状软骨活动时,牵动声带左右运动,声带就被拉紧、放松、变薄、变厚,全部振动或部分振动,声门就可以开启、关闭。
“声门”就是声带中间的通道。发音时声门紧密闭合,声带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性质的明亮实声;声门轻松闭合或半闭合,声带振动以乐音成分为主带有部分气流摩擦音,发出的是柔和的虚实声;声门开度略大,声带振动的乐音成分小于气流摩擦音是虚声;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完全是气流摩擦音,那就是气声的发音状态。
人在发低音时,主要由声带肌控制,声带肌收缩变短,声音变低。发高音时,主要由环甲肌控制,它收缩时甲状软骨倾斜使声带拉长偏紧,声音变高,发中音时依靠两组肌肉对抗的方式控制。
第二部分喉部发音控制
我们知道发声是气息冲击声带振动的结果。气流的强弱和声音高低及响度的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高音、响音的时候,需要用强而有力的气流大能实现。气流越亜,声带罪拢得越紧,声带挡气的力量就越大,声音听上去比校生硬,声带容易疲劳。发低音时,气流的需要量也很大,只是由于发低音时声带不是靠得很紧,只稍稍接触,降低了声带挡气的作用,有一部分气息漏掉了,声音听上去就显得暗,音量弱。而发中音时,气流的强弱和声带松紧的配合很好,声带靠拢得既不像高音那么紧,也不像低音那么松,气流的强弱也比较适中,所以声音听起来就能够持久、悦耳,嗓子也不容易疲劳。因而我们在训练喉部控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喉部肌肉的松紧和气息的协同动作,发出圆润优美、富于弹性的声音。
一、喉部控制的方法
(一)放松喉部
喉部放松的目的是为了声带可以自如地振动,发出丰富悦耳的乐音。我们从喉部的构造中可以知道,声带处于喉室中央,它振动发声时必然受到外面喉头的限制,受到喉部肌肉即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肌的影响。一旦这些“声带外张肌”、“声带肌”、“声门外展肌”、“声门闭合肌”非常紧张,彼此连动收缩,就妨害了声带的正常发声,声音听着就觉得紧、窄,甚至发颤。有的人为了追求声音的厚度不惜压低喉头,使得声音生硬、虚假、涩,缺乏表现力和美感。对于一个艺术语言工作者来说,声音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带和喉头松弛的程度。放松喉部用较小气息使声带振动,可以大大改善声音的质量,提高发声效率。但是放松并不等于声带失去应有的张力,而是要学会用吸气的感觉去放松喉头,使喉部有上下松开的感觉,两声带轻松靠拢,而不是紧紧闭合,这样发出的声音音色介于实声与虚声之间,既不像实声那么尖锐,也不像虚声那样飘。它比实声柔和,又比虚声结实。让人觉得喉部没有用力的负相.能较长时间发出圆润的声音面不很疲劳。而且音色丰满、柔和,泛音丰富,声音虚实变化自如,富于弹性。总之,放松喉部的结果是使声带有一个良好的发声环境,可以发出虚实声,这神虚实声较接近于日常谈话的发音状态,听来亲切自然。
(二)调节气息减缓声带的承受力
对于用声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气托声。有控制的气息是使声带轻松、稳定工作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的发声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两种现象。一种是声气脱节,一种是发高音时扯者噪子喊,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注意喉部与气息控制的配合,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呼出的气流形成一定的密度才能在声门下造成适当的压力。呼气最小了密度不够,声音就不扎实。或者声音在“嗓子眼”里出不来。
2.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控制气息的流量和流速。气息如果失控,无节制地外溢,喉部自然要紧缩来节制气流,从而造成嗓子的捏挤、声带的疲劳,加重喉部的负担.
3.普通话最有特点之处是它有四个声调,每个音节的高低升降都要求声带在气息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