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范篱呢又偏偏总考不上,考到后边家里实在没钱了,他就得向亲戚朋友家去筹钱、借钱。
刚开始几次,亲戚朋友也乐意给点,保不成这范篱万一真中了进士,他以后当了大官,那还能忘得了咱这些当时筹钱给他进京赶考的乡里乡亲们,那这钱给的就值了,老值了!
再说了,咱这穷乡僻壤的,如果真能出了大官,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咱这帮穷亲戚朋友脸上也有光不是?
但是呢,范篱连着好几年都没考上,你老是去亲戚朋友家筹钱,筹到最后根本就没钱了,因为大家也乡里乡亲的,相互之间也知根知底,谁家有几个钱谁还不清楚!
你说范篱,你老考、老考不上,前几次也就算了,钱多多少少给点,但顶不住你次次都来借吧,咱们穷老百姓也要生活的!
所以筹到最后,实在筹不到钱了,索性就放弃吧,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秀才就秀才吧,也能在十里乡间当个教书先生养家糊口不是!
但是范篱有个舅舅不同意,强烈要求范篱一定要坚持去赶考,甚至都把自个家里唯一的重要劳动力,一头小牛犊子都给卖了,卖了几俩银子拿给范篱说:你就拿着这钱去赶考吧!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在古代那个普遍挨饿的年代,一头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头牛的分量绝对不亚于两三个成年人的劳动力。
就打个比方吧,你是推着小推车卖麻辣烫的,有一天你把小推车给卖了,你把这养家糊口的工具都卖了,那以后还怎么生活啊!
不过范篱这舅舅就是给力,硬是把银子塞给范篱,还说了好些安慰的话,不然范篱这心里老是过意不去,人啊如果心里老是惦记着这事,心有杂念,考试肯定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