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会,周扬就告辞了,今年也没有军训,开学还是3天后的事,所以倒也不急。

走到商学院办公室,赵先生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几人又一块往隔壁的京大走。

刚开学都忙,尤其这一批的新生还是正经考上来的,和之前的工农兵学员老生一比,可就成了香饽饽。

所以尽管京大和华清都抓了不少老生当壮丁,可大多数老师还是忙得手脚不沾地,当然这里边不包括秦老先生。

秦老先生的气色比起在周庄时候强了不少,周扬也放下心来,三位先生中,秦老先生最无欲无求,心态也最放得开,所以到了京大,反而真过上了好日子。

何先生和赵先生看起来大权在握,但其中的烦恼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也许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其实说到礼节性的拜访,探望,国人的习俗自然免不了吃饭,仿佛到了饭局上什么难以开口的事都变得好商量了。

李佳特地把王爱红也喊来了,这么一来,大伙就往京大的小食堂走。

到底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京大比起华清这样重视工科和基础实践的学校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就拿餐厅来说,京大的小食堂是华清拍马也赶不上的。

其实到了这一步,李佳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该问候的也都问候过了,至于今年高考的事,何先生没点明,只是说了一句早做准备。

吃完饭,大伙各忙各的,李佳也该回东北了,三位先生自然说不出来挽留的话,再说家里老天太还惦记着儿媳妇和孙女,周扬也不敢惹老太太不高兴。

只有王爱红说了一句:“婶子,来一趟京大不逛逛实在可惜了。”

李佳说道:“要说风景,京大可没有三娃子的华清园好看,不过这时节整个京城都光秃秃的,没啥可逛的。”

想想也是,李佳当初的江南师范学院地处长江以南,四季如春,那才真叫个风景如画,到了粗犷的北方大学,也难怪人家瞧不上。

两人把李佳和小妹送到火车站,周扬心里就开始抽抽了,这一走,就是半年,等再回东北,也不知道小妹还记不记得自己,他可不敢高估两周岁小孩的记性。

李佳说:“你放心,等到了庄子,我天天在静姝耳朵边提你,啥时候把静姝提烦了,啥时候拉倒。”

一句玩笑话,多多少少也冲散了点离愁别绪。

李佳又嘱咐王爱红:“还没出冬天,气温可不高,不兴耍派头再冻着,有事找老师,再不行找何叔和秦叔,出门在外可得留个心眼儿,不能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她也不说有事找三娃子,反正三娃子肯定是经常要去看何先生和秦先生,有些事何先生知道了就是三娃子知道了。

之后又嘱咐周扬:“虽然老话说男孩子出门在外要多历练,可别真以为吃亏是福那套是对的,这种福气让别人享受去,你可不能亏待了自己。

自己手里的钱不用省着,不够给我发电报,要是食堂吃不好吃不饱就机灵点,到外边自己吃点好的。

记得多往家里写信,我看学校斜对过就有个照相馆,勤往家里寄照片,要是四丫头真把你忘了,到时候有你哭的。”

絮絮叨叨交代了一大堆,眼瞅着站台上的乘务员都开始催了,周扬才把李佳送上火车。

送走了小妹母女,周扬总算松下一口气,这阵仗简直比他后世接待领导还费心思。

王爱红也跟着面色古怪,怪不得老人都说生儿子的女人老得快,原来都是操心操得,原来的李佳,温柔知性,可是周庄小姑娘的榜样,现在突然间蹦出个儿子来,也朝着她老娘的脚步越走越近。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公交车上有点挤,周扬把王爱红护在身后,说道:“爱红姐,和寝室的同学好好处,遇着事多向人请教,别自己钻牛角尖。”

他倒不像李佳那么看不开,王爱红的寝室情况虽然复杂,可也有好处,能让王爱红多吸取经验,少走弯路。

王爱红不耐烦的摆摆手,端着大姐范儿,说道:“你管好你自己就行,我心里有数。”

周扬点点头,也不深说,知道王爱红不是听不懂好赖话的人。

挤挤擦擦的下了车,把王爱红送到京大门口,周扬忽然说道:“爱红姐,你会骑自行车吗?抽空学学吧,买个旧的,多少方便点,你要是钱不够我这有。”

周扬这趟上学带了五千块钱,剩下的留给李佳拿着,反正他上学不用掏学费,吃饭又有饭票,倒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除了隔三差五的改善生活,而且现在想租房子住到外边也不现实,学校不允许。

“不用,我手里也有钱,我哥给的,不老少那。”王爱红委婉的表示拒绝,又说道:“自行车我就不学了,也没那闲工夫,还是自己走着踏实。”

王爱红是怕了,虽然京城现在的交通情况远称不上堵,路上的小汽车也是零星的几辆,可自行车大军已经初成规模,一想起自己要骑自行车在人群里左避右闪,她就先怂了。

“行吧,那我就回去了,你也回去休息休息,有事到隔壁找我,楼下喊一声就行。”他把自己的宿舍地址告诉了王爱红,然后两人挥手告别。

回了宿舍,刚推开门,周扬一愣。

这不到半天的功夫,宿舍里又来了一位,这位瞧着年岁可比王评选都大上不少。

“你就是小东北吧,老乡啊,我叫巴特尔。”

周扬赶紧打招呼,这位的的确确是老乡了


状态提示:49.室友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