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楚820>104、孙武下
秦?难不成是穿越?

经过史学家考证,“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这句话只是《孙子兵法》的注文,不是正文,是当时抄写汉简的人的笔误造成的,但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孙子》系列的创作经历了长期编撰过程,未必要锁到特定的人身上。

在当时,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根据专业人士的考究,先秦兵书典籍从西汉至《汉书·艺文志》著录前,至少经过了张良、韩信的序次兵法、杨仆的捃摭遗逸、任宏的纪奏兵录等三次整理,或增或减、或真或伪、或优或缺,没法说了。

又如东汉曹操,他也整理过《孙子兵法》系列,但曹操拿到手的要多得多——一共有八十二篇,并且各篇成书年代都不相同。

说好的“十三篇”,怎么变成八十二篇了?

曹操很纳闷,但这难不倒他。

为了保持原著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韵味,他将《孙子兵法》的众多篇目仅仅抽出十三篇精华作注,而将余下的编为《续孙子兵法》。

依托流量明星曹操的捯饬整理,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焕然一新、名声大噪、流传至今,但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孙子》其他的“兵法”系列,如《孙膑兵法》,逐渐淡化、消失。

所以,目前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在于——《孙子兵法》蓝本作者是谁?

也就是说,《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孙氏之道”的“孙氏”是谁?

汉简已非先秦原样,我们再次将目光放到到孙武头上。

于是回到最初的问题,“孙武”其人到底是否存在?

既然西汉之前文献没有“孙武”其人,那么这个人物是否和当时现有的人物有关系?

我们再次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下被春秋历史奉为圭臬的《左传》。

《左传》的编写笔法是非常有原则的——非天子、诸侯,公子、卿大夫这些上层贵族不记,甚至影响不大的次卿都是不与记载的。

翻开《左传》,大半在晋楚之间,详于贤者、褒抑于礼,如果孙武入吴而没有得到卿、大夫的官职,只以他国公孙的身份暂为吴国客卿、或者只是客居吴国军师偏将一类职务,左丘明是不会记载他的。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就算孙武取得不世功业,被记载在王公贵族功劳簿里也不足为奇,在任何朝代乃至现在,这种本位主义都是存在的,只不骨渲贫认孪缘糜任正常。

包括田忌的客卿孙膑,如果左丘明在世,也不会记载。

于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吴行人伍子胥身上,因为孙武与伍子胥有太多的共同点——都从异国而来,统帅吴军破楚;都讲军事策略,帮助吴王阖闾练兵。

这样一来,我们又有两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或者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先看第一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

当时伍子胥死前,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为王孙氏”,之后“王孙氏”家道式微,简化为“孙氏”。

百年之后,孙氏后人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伍子胥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实际上就是伍子胥的作品。

这个假设是强行建立在“王孙氏”简化为“孙氏”基础之上的,无佐证,不靠谱。

再看第二个假设: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孙武为齐国田(孙)氏庶出,奔吴后写出了兵法十三篇,在伍子胥被杀前后,孙武或者儿子又回到齐国,后世出孙膑。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孙武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后人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

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吴破楚入郢之后,孙武建议吴王阖闾干了一些不地道的事情,这些背弃礼法的暴行,让素有礼仪的中原各国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被中原各国一向轻鄙的秦国君臣,也甚为不齿。

对于周游列国,致力于“礼”和“以礼治国”的孔子来说,孙武及兵法十三篇的出现,是开启“兵者,诡道”的“失仁丧德”之源,是引发礼崩乐坏的毕方之火。

(毕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鸟,是大火之兆。)

站在孔子恪守礼仪的角度,《春秋》必然会剔除孙武。料想《左传》以及先秦时期的史料也做出如此考虑。

时过境迁,华不再扬,谁又说得准呢!

查阅浩如烟海的典籍,逻辑严丝合缝的推断,我的结论是——不知道。

用了很大的篇幅,得出的结论让人很不满意,是因为现在史料太少的缘故,不止孙武查不到,甚至连司马穰苴在《左传》中也不见其人。

但你不能就此认定他们不存在。

我写历史不会用“等”字来替代所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的姓名,因为他们在历史中出现过,哪怕微小的瞬间,哪怕下一页便不见其名,也值得被写下。

他们也许辉煌过,也许给过我们教训,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呼吸过。

由于没有更多史前资料的佐证,仅仅靠推断是不足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也许很快解密,也许会永远尘封。

这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她如同你指腹为婚却尚未见面的媳妇,任何人


状态提示:104、孙武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