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与陈奕辉的通话时间比萧玉想像的更久,这让萧玉有点意外。
萧玉闲极无聊,点开微信,翻看陈安发过来的图片。
萧玉手机里的社交软件很多,又是微信、qq,又是脸书、skye,林林总总,七八个东西。网络世界让地球变成村,随时可以与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八卦开聊,不过,现实生活中固有的思维模式还是无法改变。
如火如荼的微信碾压完qq,借助遍布全球的华人圈,大有冲击国际社交圈的架势。
作为网络世界堆砌者的陈奕辉深入到程序的深处时,他删除了国内编写的软件:“老妈,以后你与我联系就用这个软件吧。你手机里这些应用程序对用户**的窥探和侵犯已经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应用程序对用户**过度的索取,和大数据采集中对用户信息无底线的买卖,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也是法律界避而不谈的课题。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制造垃圾,考验的是生存在这个空间里的生物的接受度和承受能力。科技进步的同时,漠视对人性和lún_lǐ的约束,带来的往往是更为严重的灾难和毁灭。
新鲜感的存在会有一段时间,当热情冷却之后,人之天性的需求——**、尊严、体面和教养,等等,会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世界所使用的工具。现在不是时候,社会在为新鲜感狂欢,商家在为利益而落饵,政府还在摸索管理新技术的经验,在清楚自由和**的法律底线,明白教养和优雅的底蕴之前,**的火焰终究还是要烧上好一阵子的。
陈奕辉指定的社交软件,国外网友的脸书,身边人的微信,老朋友的qq,老派人士的邮件,萧玉发现自己的社交沟通就像时光穿梭机在不同的异域空间里穿梭,比真实社会的会议、宴席有趣得多。
山茶纯白是天真。陈安镜头下的花朵晶莹透亮,层裹着隐隐若现的金黄色的花蕊,美丽温润,莫名地让萧玉忆起了席慕容的一段文字: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每一个人只能活一次。一直以来,她努力而认真的活着,像这极为小心不错开的花朵。只是,嫁给陈安,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婚姻开始纠结对与错,那幸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陈安曾说过,他需要婚姻来显示自己社会身份的完整,他为什么要选择自己?这种选择,包含有爱吗?他说过他会保护自己,的确,他做到了,在残酷无情迫使她陷入死亡的绝望之后,他做到了。只是,那时候的她已经开始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了。心死之人,不需要世俗的任何物件,包括男女恋情。她活得阳光,活得灿烂,活得善良,那是教养的惯性,是她对没有回头路的人生的尊重和理解。宽恕,才有重新爱的可能,她,选择了埋葬,而不是宽恕。面对坟墓,只会有悲哀,不会有爱。
陈安与陈奕辉聊天的声音透过门缝落尽萧玉的耳朵。
陈安还是在纠结儿子读不读博士的事情。
萧玉苦笑了一下。陈奕辉最喜欢的专业最高的学历就是研究生,要想获得博士学位,必须换专业。牺牲自己的钟爱的专业,就像放弃自己心爱的恋人,娶一个父母指定的媳妇,勉强结合,不会有爱。没有热爱的激情,学业和工作都不会有灵魂。自己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就是社会上叫嚣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
他是说服不了儿子的。萧玉心里清楚——陈奕辉的性格与自己太像,追梦的人总会漠视现实生活中由别人建立起来的游戏规则,哪怕头破血流,也是认真有意义的人生。
由父子俩去争论争论吧。陈安已经错过了陈奕辉成长历程中的很多细节,争论,是成人之间相互了解最好的方式。
萧玉无聊地将陈安的照片放大、缩小,细细打量。
陈安这次倒是真正因为喜欢而拍下了眼前的照片。记忆里,陈安对摄影向来心不在焉,不是没有水平,只是心不在焉。
他心不在焉的时候好像还很多。萧玉微微怔了一下:“自己对陈安到底了解多少?”
“妈妈,母亲和奶奶闹矛盾了。我得陪母亲散心。今天就不打电话了。”张月发来了微信。
“刚看到你的留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让张律师联系我,我来处理。你也别介意,我那老婆就是胆小。现在银监会加大了境外资金的监管力度,她是担心惹上麻烦。”曹同学发来了微信。
“你和太太在香港?”
“这个时候香港日子不好过,在英国。”
萧玉知道曹同学的心思,准备学李嘉诚,转移阵地了。
“行,我让张律师与你联系。”
萧玉将张月的名片推荐给了曹同学,顺便将这消息告诉了张月。
母亲与奶奶闹矛盾,萧玉隐隐有些担心。
“奕辉,怎么这么不懂事。长这么聪明,读个博士有什么不好?以后发展、工作,哪怕是移民也会更方面些。”陈安从房间出来,愤愤的,有点意难平。这是父亲的权威又一次在孩子面前失效的委屈。
“你呀,也别想那么多。二十多岁的孩子,该是他自己决定自己的年纪了。只要他能生存下去,并且认为有意义,就让他沿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