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汉武挥鞭>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

华夏虽是地大物博,然自古却是缺金缺银,故历朝历代皆以铜铸币,汉初是一金抵万钱,白银更是大汉朝廷颁布金银律后,才被视为流通货币。

似西方诸国大量铸造金币和银币,在汉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刘彻身为穿越者,却是心知肚明,晓得要早做预备。

预备甚么?

自是要防止与西方国度大规模通商后,身毒乃至欧洲诸国的金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汉境,造成汉境内严重的货币贬值,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刘彻不是小白网文所写的男主角,晓得金银不是愈多愈好的,尤是现下大汉才是世界最强盛的“物资出产国”,可预见与西方通商后,绝对会产生庞大的贸易顺差。

譬如后世的华夏,从美帝赚取的贸易顺差皆以美金计价,相当于购买美帝国债,为大手大脚的白皮买单,着实是无奈之举,也不得不承认是不断赔本的,且美帝白皮惯会耍赖,欠钱不还就算了,还屡屡反咬华夏低价倾销,夺去懒白皮的工作机会,这特么说的是人话么?

货币数量并非社会财富的本质,尤是涉及进出口贸易,若西方国度用金银来换取大汉的大批货物,大汉却因境内缺金缺银,金银币值过高,在外贸中无疑是亏大了。

说实话,金银不顶吃不顶喝,大汉现下的工业化水准也无需大量金银去制作精密配件或电子元件,并不值得大汉用实际物资去从境外换取。

南海水师已扬帆启航,准备打通大汉与身毒诸国间的商道,刘彻唯一忧心的,正是身毒盛产黄金,将来汉商若不断将身毒黄金运回大汉,只怕会对尚待完善的货币架构造成不小的冲击。

刘彻思虑多日,谕示大农令东郭咸阳尽速研拟发行“银票”的条陈,以求早日完善金票,银票和钱票的纸币架构,形成三票通兑体系,同时要加速增发钱票,以逐步取代铜钱,使其尽快退出货币体系。

大汉货币改革的长期目标,自是普及纸币使用,且钱票必须逐步与铜钱脱钩,只实行金银本位,否则金银和铜币的通兑比例着实太过悬殊,就算在后世也没一斤黄金兑大半车赤铜的好事。一旦境外金银涌入大汉,若少府钱庄仍长期维持一金抵万钱或一银抵千钱的实体货币通兑,别说少府撑不住,便连大农府的国库也不顶事啊。

然此乃长久规划,尚要徐徐图之,对外通商却是势在必行之事,刘彻不可能因噎废食,让大汉放弃掠夺海外财富和资源的绝佳时机。

汉七十三年,五月。

大农府颁布政令,各大边市包括海陆码头所设立的“海关”,再度调整关税,大多货物的关税皆是调降,唯有金银和奴隶例外。

携奴隶出境者,需加征出奴税;然押运奴隶入境者,非但不收取关税,反倒会贴补相应入奴税,即为新制定的“进口退税”。

进口退税?

大汉臣民见得此等政令,皆是诧异不已,心道从古至今只闻朝廷征税,还从未见识过朝廷会给百姓“退税”的,皇帝陛下还真不愧是散财童子啊!

朝臣们倒是晓得皇帝的盘算,着实是现下大汉的精壮劳力严重匮乏,主要是鲜少再向百姓征发繁重的徭役,筑城治河等大工程皆要调集大量奴隶。

退税就退税吧!

朝臣们出身的世家大族,也没少涉足贩卖奴隶这桩暴利营生,皇帝陛下既是舍得国库出赀贴补,大农令也不反对,他们倒是乐得让自个家族多多获利。

有退税的政令在前,随后大农府再颁布调整金银关税的政令,反对的声浪也就不算太大了。

依照新的关税律令,对入境的金银将加征高额的金课和银课,以求尽量弥平境内和境外的金银差价,朝廷课征上来的金银税赋,应足以贴补所谓进口退税的支出。

大汉臣民虽不懂甚么金融学,却多是能想明白,皇帝陛下不是贪那些税赋,朝廷也没多收半枚大钱缴入国库,而是以进口退税的方式尽数反哺给汉商的。

况且大农府的公告已言明,进口退税及于但不限于奴隶,日后将研拟及陆续颁布其余品项,主要是大汉境内稀缺的货物,譬如铜锭及汉人知之甚少的橡胶。

世家权贵们不甚在意,豪商巨贾们也觉着挺好,顶多日后从外邦多买些奴隶回大汉便是了。

刘彻瞧着mín yì的风向不错,便是加码让廷尉府增修律法,若携金银入境而隐匿不报,试图逃课关税者,一经查实,即追课十倍重税,犯情尤为严重者,可判至枭首抄家的重罪。

律条颁布后,大汉臣民果是不觉严苛,这罚则可比往境外私运兵甲之罪轻得多,那可是要夷族的,甚至会夷个三族九族。相较过往七十余载,大汉现下的关禁已极为宽松,关税又颇低,汉商们挣得钵满盆满,满意得紧,很是知足,着实没甚么可抱怨的。

天佑大汉,正在刘彻为此事忧心时,北海水师从对马岛传来大喜讯,登岛探勘的帝国科学院诸多地质博士已探明数处银矿,储量应是不小。

刘彻大为欣喜,他虽从后世史料查到对马岛有大银矿,却没料到会如此轻易探勘到,且还是容易开采的浅层矿藏。

真是及时雨啊,朝廷开采这银矿倒不是想用来增发银票,而是增加白银储备量,以作为金融调控工具,对冲大汉民间从西方国度获取的金银,企稳国内币值。

大农令东郭咸阳更是兴奋异常,说实话,国库内的黄金储量倒是不小,白银储量却严重匮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