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赵军开始了一倡其奇怪的战术,近两万人拿着铲子锄头在燕军的火炮外围就开始挖壕沟。

直到中午时分。赵军的外围壕沟已经挖掘完毕,接着以外围壕沟为起点。分出不同的细长壕沟向巨鹿城前进。前进一百步,就展开一圈,然后再前进一百步。如此。一天下来。外围已经有了三圈包围着巨鹿城。

燕军感觉不妙。立即发炮。但是发射的炮弹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炮弹打到地上。弹射起来。杀伤不到任何赵军。而赵军全部躲在土坑里。这样一来。发炮也不管任何作用。

没有办法。燕军为了节省炮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赵军慢慢的掘进。

李牧想出的办法实属无奈之举。火炮的犀利。根本就不允许你展开大规模的阵型进行进攻。为了避免火炮的伤害,只能采取这种进入底下躲避前进的办法了。

这种办法,在欧美渐渐的演变成了堑壕战。这种战争方式极为厌恶。因为双方无论如何进攻。都要陷阱堑壕这种无穷无尽的泥潭中。

这样的战法,在欧美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而尚文认为,这种堑壕战的办法,应该在中国康熙年间就有了。因为。据史书记载,康熙对沙俄的战争就是这样打下来的,为了躲避沙俄的火炮火枪进攻,清军采取了这样一种办法。

赵军现在的做法也是出去同一个目的,避开犀利的火炮火枪射击。将大规模的阵型转移,以保证人员安全。尚文一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仅仅是想法,并没有实行。而李牧此举首先开始了这种堑壕战的先河。虽说无奈,但却是完全制止了燕军火炮继续发威。

燕军见此,便立即派出五百人的火枪手出战。队伍刚刚列阵完毕,就被躲避在壕沟里的赵军用弓箭射散。弓箭手完全不用露头。直接用曲射进行无差别的射杀就行了。燕军火枪手丢下三十多具尸体便返回城中。

就这样,燕赵双方在巨鹿城下进入僵持阶段。一方依城据守,一方挖沟围攻。

而北方的月氏,这个时候,经过无数次的千人骚扰之后,终于开始了大规模进攻的试探。

这次他们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通往咸阳的高速公路起始点。固阳。这里既是蒙恬的大本营,也是秦军重要的铁来源地。这里绝对不能丢。

固阳的糟糕的情况在于,根本就没有建立城池。这座城市建立的中心位置是铁厂,然后沿着铁厂开始扩建一些民房,库房等等。这样下来。根本就没有考虑城市防御问题。在古代。城市防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尚文却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中,早就忽略了这个因素。因此。固阳的防御极为薄弱。

蒙恬的防御措施也是临时。由于天气寒冷。便用竹篾装在沙土,然后浇上水。形成一道简易土墙。屠铕枪团的到来。让蒙恬将五个炮兵连中的三个分散到各个交通要到防御。在一些重要地方,还密集的拉上铁丝网。铁厂从来不缺这东西。为了增加障碍物。便把铁厂的煤和渣土全部分散在各个路口。这样一来。防御措施开始初具建立。

月氏军派出的试探大军有两万人。连续好几日。月氏军都派出一千人的规模军队进行骚扰。以试探秦军战力的情况。可是每次接近,都没凶狠的弓弩射退。在几次试探无果之后,月氏人失去耐心,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

按照以往那样。月氏**摇大摆的在秦军的外围集结队伍进行进攻。为了避开秦军的弓弩,他们往往在八百步的距离开始整队。

如果没有火炮之前。秦军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这次他们却很倒霉。拥有火炮的秦军怎么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见到月氏军正在整队集结。蒙恬立即下令将剩余的两个炮兵连布置在这里,对月氏人开始狂轰滥炸。

射程不到两里,不能使用散弹,链弹使用有些勉强。于是,秦军炮手开始用火炮上的瞄准具确定距离,计算火药燃烧时间,用剪刀裁剪榴弹引信。然后装填。

“放。””嘭。”“嗖。”炮弹呼啸而出。

“咚。嘭。”炮弹准确的在月氏队伍中炸开了花。被击中的月氏骑兵面目全非。所有的马匹受到惊吓。难以控制。队伍开始变得凌乱起来。

“嘭。嘭。嘭。”三发齐射。炮弹准确的落在月氏骑兵中。很多骑兵纷纷落马。弹片击中者非死既伤。那些伤者还没有来得及求救。就被其他马匹踩踏而死。月氏骑兵已经不受任何人控制了。而炮兵则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装填炮弹需要五个步骤,秦军的炮兵对着五步异常的数量。配合的非常的默契,因此发射起来非常的流利,在这样密集的轰击下。月氏人还没有整好队就开始溃逃了。他们的头领都被飞溅的弹片击中,当场阵亡。所有的月氏人逃之夭夭。

一场试探秦军战力的仗还没有开打,就虎头虎脑的结束了。这一切全部归功于火炮的力量。

而对于火枪火炮,秦国正在大量的运输到北方前线。特别是火炮。这种大威力武器。秦军对此还专门抽调大规模的弓弩手进行简单的培训。然后迅速的北调。在北方等待火炮的到来。

兵工厂生产的所有火炮无一例外的全部送到北方前线去。刚刚下线,保养油都没有上就直接拉走送走。战争需要一切物资。

而针对性的是,火枪和火炮的样品开始试制完毕。这些东西被送到成立不久的参谋部进行测评。然后确定哪种枪成为秦国的制式武


状态提示:246堑壕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