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铁汉子>129 【陈安守的刻薄话】
,想了一会儿点点头,算是领命。

“从某个角度来看,湘军北上增援辽东战场乃是抢淮军的饭碗,是高层政治博弈的结果。可从两个国家的战争层面上来看,湘军也是中国的军队,导淮军是友军,将并肩面对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在赶走倭寇之前,我们不应分彼此,不应过于去追究湘军的动机。再说了,那种层面上的事儿,咱们也够不着操心,对吧?”

“致之兄,你直说了吧,是不是看到刘坤一是督办东征军务的钦差大臣,想要左右逢源呐?”陈固终究接受的老式教育,从淮军圈子里成长起来的,这番话说出来有那种酸溜溜的、尖刻的意味。他可以跟定杨格打胜仗,可以听一听杨格所说的什么英国立宪、美国三权分立,还可以开开玩笑,这些都无伤大雅。可是,身为淮军将领的杨格要脱离淮军体系,那他无法接受,如果杨格那么做了,他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离开杨格。

“如果督办东征军务的钦差大臣果真能统一关内外军事的指挥,那,杨格何来的左右逢源?安守,你想一想,咱们在分水岭东路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打出了局面,却不得不遵命西返。再想一想,咱们打了这么久,目的是什么?还不是要把日军主力拖在辽东战场,使其难以分兵登陆山东、直隶。咱们在为大局而战,朝廷中看到大局或者说把大局放在心里的,又有几人?如果山东防务坚固,我等何须如此费神费力?如果直隶、京畿还有强军驻守,随时可以支应山东、辽东,而不是从辽东抽调芦榆防军回去,咱们又何须在这青苔峪堡三面受敌呢?事权不一,以前是辽东事权不一,现在辽东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却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关内外的军事全权必须统一。否则,即便咱们武毅军能打胜仗,最后,整场战争的结果依旧是中国失败,那,咱们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陈固明白了,杨格心目中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湘军、淮军、旗军之别,只有大清**队和倭**队之分。杨格年目中不仅仅是要指挥武毅军打胜仗,还要帮助大清国那些老帅们赢得这场战争,就算不赢,也要输得稍微好看一点点。

想明白了这一些之后,陈固更佩服杨格的心胸格局,却又生出更多的担心来。大清国的官场上、军队中,派系之争已经是常态,其间的忌讳之多,肯定远超杨格的想象。

故而,陈某人只有亦步亦趋地跟着他,随时提醒他,免得战功赫赫的杨某人到头来却栽一个大跟头,搞得永世难以翻身!

1895年2月16日,总理辽东军务大臣依克唐阿以吉林将军长顺及属下靖边军步队16营、马队2营另3哨、炮队4哨,吉字练军步8营、马队4

营,豫军精锐营3营另2哨,马队3哨,合计兵力一万余人为左翼军:以记名提督徐邦道、道员李光久率川营拱卫军步兵、5营湘军步兵,合计兵力七千余人为右翼军:依克唐阿亲率镇边军、敌忾军、齐字新军、韩登举民团等部万余人为中路军,并令辽阳知州兼镇东军统领徐庆璋派遣镇东军四营及徐珍民团为奇兵,从吉洞峪出击析木城,以配合杨格所部武毅军及海城一线的作战。同时,宋庆所部各军向太平山下集结,前哨与日军乃木旅团频频交火、接触。

声势浩大的第三次海城战役打响!


状态提示:129 【陈安守的刻薄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