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侯门纪事>第一百六十八章,在乎是因为没有
幻想,毫不自省。其实不是。

仁爱之人,还是不少。

掌珠莞尔:“你怕我心狠手辣?”

宝珠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坦然抬眸承认:“是的!我怕你和别人一里一里的争,就一直的往争斗的方向去。”

很多的矛盾,都是没有人让步,再加上都是想占上风的人,就一直下去,直到成仇。

掌珠和宝珠,两个不同个性的人,造成遇到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感悟。

掌珠感动于宝珠的关爱,却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

宝珠执着于关爱家人,并不介意再说上一次。

姐妹两个人都哭了,都觉得不必说得太久。约着去看玉珠弄菜,再中午大家团聚一桌,安老太太十分欢喜,居然没有出言讽刺掌珠。

饭后,袁夫人要回去,嘱宝珠留下,宝珠不肯,安老太太也不答应,让宝珠陪着亲家回转。邵氏已不住这里,又怕老太太说难听话。她对着四太太等人说的难听话,觉得为了女儿可以忍,但自己婆婆的话,她一天也不能再听,因为她另外有了能去的地方。

退路有时,人的耐性也就减低。这是普通人,邵氏就是这样的普通人。

掌珠也呆着没有意思,见到祖母康健就好,这一对母女也回转。

接下来就是端午节,宝珠又有宫中结交的女眷们家要走动,又要安排过节,又要照看祖母处,十分之忙。

而袁训的官儿也授下来,出乎一部分人意料的,没有照旧例去放。旧例一甲三进士,全是放在翰林院。

状元是修撰,探花榜眼全是编修,从六品的官。

翰林院有“储相”的称呼,是离皇帝较近的地方,是他的秘书机构,都说升迁比较快。可历科的“储相”们,一甲三进士全是放在这里,到本朝已是人满为患。

皇帝面前挤一堆人,有大才,没运气;有运气,论前来后到,和别的中榜人比是好了。和袁训授的官职相比,就是差了。

差的不是官阶。

修撰这官在有些朝代,是不入流的史官。有的朝代六品,有的又说从六品,这两种说法皆在六品这一档,编修,是从六品。

而袁训,打破旧例放在都察院,十三道监查御史之一,正七品的官员。

乍看上去不如在翰林院里好,低了半阶。可十三道权力大,管得宽。内外百司之官邪,十三道都可以弹劾,是个相当有实权的官,还人见人怕。

然后继续在太子跟前行走。

意料之中的人都来贺喜,在意料之外的人忙着打听内幕,也来贺喜。又有辅国公等人回京,消息已明确出来,把宝珠更忙得脚不沾地。

这一天,袁训回来,算了算日子,姐丈等人过几天就会到。他一面欣喜见到他们,一面欣喜宝珠可以不用再忙忙碌碌。

宝珠过节前,口头语是:“祖母过节要吃什么,母亲过节要吃什么,夫君要吃什么?”过完后,换汤不换药,是:“舅父喜欢什么,姐姐喜欢什么,姐丈喜欢什么?”

袁训每天都让她逗笑,又心疼她十分的用心。门前下马交给顺伯,袁训先去见母亲,再来打算去看宝珠,告诉她不用再忙活,过几天人就进京,喜欢什么让他们自己说出来,不是更好。

他今天回来的早,就又悄悄的回房,想吓宝珠玩儿。

……

暗色雕松竹的窗户里面,宝珠着一件藕荷色薄罗衣,在窗外幽竹色里像一抹日头。她面容凝重,若有所思,正倾听一个人说话。

这个人在宝珠侧边,坐在小杌子上,腰身不算细的,年纪小又不高,坐下来就像另一个杌子叠加上去。

红花在一旁。

“紫花,后来呢?”宝珠唤那个丫头。袁训也就想起来,这是跟二婶娘邵氏的丫头紫花。红花和紫花,另一个叫青花的非常好,经常宝珠告诉袁训,红花要去见青花紫花。其实借着去看丫头们,就去帮宝珠整理铺子。

袁训因此记得住。他不禁奇怪,邵氏现住侯府里,宝珠叫来她的丫头又为什么?他就不说话,他的家他比宝珠要熟悉,就躲到青竹下面,这里静不容易让人见到,也更听得清晰。

紫花面前还有小几,摆着一个小提梁壶,还有一盘子雪白点心,一盘子果子。袁训才回来是饿的,见到点心就瞅上几眼,正在心里抱怨宝珠做好的点心给别人吃,又认出来这不是宝珠亲手做的,宝珠亲手做的,表凶怎么能认不出来?

表凶又喜欢起来,继续听墙脚。

“姑奶奶,我再吃块点心压压惊,真是吓死我了。”紫花嘴馋,又去拿点心。宝珠就点头让她吃,又对红花使眼色,让红花过来倒水。

紫花一块点心,一碗茶下肚,神情是镇定不少,吸口气,接着刚才说的道:“四太太上吐下泻,抓了两副固本培元止泻药吃下去,第二天比没病还要精神,她先是跳到侯夫人房里,一口咬定是我们家里的大姑奶奶干的,又去二太太房里,一口咬定说厨子王大说的,是二太太和大姑奶奶合谋,”

“这不就乱了?”宝珠念了一声佛。袁训在外面暗暗好笑,你家大姐让人说下药害人,怎么宝珠你还念佛?

再听下去,袁训就明白了。

紫花道:“本来是乱的,可四太太能闹,非要大姑奶奶陪她药钱,又要给她磕头认错,又把二太太历年的丑事全揭出来,侯爷回来就大闹,二老爷又一定不依,四老爷又一定的逼迫,侯爷就把送药的熬药的全捆了打了二十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八章,在乎是因为没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