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侯门纪事>第六百八十九章,元皓行好令
可没有什么能容得下了。”

万大同也由衷的点头,从辞别老国公跟着对他来说是表公子的侯爷以后,不管是侯爷也好,还是侯夫人也好,都没有亏待过他。

特别是他的女儿最占便宜,居然是个姑娘小姐。这在万大同没有成亲的时候根本不敢想。如果他娶的不是侯夫人的陪嫁红花,生下孩子来也是从小教他当个好家人。

想到,就往外面看女儿。刚才看过好几回,每一回都看得心满意足。这一次再看,见小红正热情的招呼人吃菜,用公用的筷子给大家布菜。小客人对她自然笑嘻嘻,一看就大受欢迎。万大同应该是笑的,却不知不觉的湿了眼睛。

直到叫他:“万掌柜的,来喝一杯。”梁山老王酒吃到半酣,执意叫他过去。万大同一笑,一滴子泪出了来,把他吓了一跳,在老王的诧异眼神里抹去泪水:“这菜太好吃了,这不,我都吃哭了。”

梁山老王嘿嘿:“这是你太捧孩子的场,你现吃的那一盘,正是你女儿点的菜。”

万大同一看,是盘子带鱼。他们带的海味早就没有,小红说这里水产没有带鱼,让买的干货来烧。确实是小红所点。这扯个谎无意中也圆到今天的主角孩子们身上,万大同忍不住一乐。陪梁山老王吃一杯,又敬主人们一杯,又回到桌前和家人们吃一杯。

守夜的小子们不用酒,早早用过饭在屋前后和山洞那里守着。头一个天豹是二老王费尽心思也没能灌进一滴酒的人,蒋德是第二个,喝酒只湿唇,跟没喝一样。早让二老王“不满”。在这里用饭的家人就可以用酒,万大同看着他们并不肆意狂饮,也一样的欢乐。

主要的关注点,还在院子里。钟南提醒道:“玩起来了,哈哈,好。”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一个孩子站起来学着鸟叫。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又一个孩子也在学。获得一片喝彩声。

这一片的房子是树木自成院落,孩子们的家人不放心,有的在自家门外,有的走到这附近,间隙中能看得清楚。

见到玩的好,桌子上菜大盘子小碟子堆的满满的,三三两两都在谈论:“这是大善人家,才肯请这么好的菜。”

“看看那鸡肥的,那么大个儿一只,这是买老钱家的,给的钱比集市多。”

“他们不知道明年来不来?肯多住几天就好了。”

村长和老婆也是不放心自家孩子,怕他们不会做客走到这里。听过话后,道:“放心吧,我和万掌柜的问好了,明后年他还来收东西。他不亲自到,也打发人来。”

这话也收了一片喝彩似的眼神,村长喜欢的浑身痒痒的,又去看自家的小子坐席面。

“看他,哈哈,他个儿小,他知道站起来拿。哈哈,随我不笨。”

他妻子笑道:“那是人家好,你看大姑娘给他擦手,对他照顾的多好。这一桌子菜,比你进城吃谁家的喜酒都好吧。”

“好多了去,吃衙门里黄班头嫁女儿那酒,哪有这么多菜。”村长压低嗓音:“孩子他娘,你馋不馋?”他口水快要出来。

村长妻子笑着让他回去:“免得你在这里看得眼睛里出火。”

念姐儿和龙书慧分别又给另一个孩子擦了手,又布了菜。她们俩个温柔可亲,和气周到,同桌的小客人们很快就跟她们亲近,说很多的话给她们听。

念姐儿倒没有什么,她进京的时候年纪也小,也是个太后怀里的乖宝贝。龙书慧幼年经过父亲死的难堪的磨难,看着这些身份悬殊的本村孩子,好似看到幼年的自己。

在山西的时候,虽然是住自己家里,却成了跟姐妹们身份悬殊的那个。初进京的时候,也担心寄人篱下,但在九叔夫妻和姑祖母、老太太的关怀下,把那层阴影走出来。

表面上看她关切眼前的孩子们,其实她把稚气的孩子们看成幼年的自己。当时无依无靠,好似前程无着。就像这些孩子们跟元皓他们相比一样,元皓是无悬念的前程似锦,这些孩子们却是什么路还不知道。

种田打鱼,都不算是前程似锦。

“哎哟,你们平时跟胖孩子学的字,可以好好的认下去,就是他走了,也想法子一直的念,会有大出息的。”龙书慧指点着,心里还是有当年的影子,当成指点当年的自己,巴不得这些孩子们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就好似她进京后的日子。

“会念呢,我叫张学。”

“我的名字梁康,小爷让我身子好。”

“我叫赵全,小爷让我事事周全。”

七嘴八舌的话里,元皓多出来一个主意。结束的时候自有馈赠是早就安排好的,由龙书慧的话临时想到新的玩。

“咱们行令吧。”胖孩子站起来走到当中,摆手让大家停下来,有了这么一句。

孩子们先没有回话,袁训等人在房里乐不可支:“听听他有什么令,他倒会行令了。”

张学为难地道:“我们不会吧。”

“你会的,”胖元皓一本正经:“就行我教你们的字。”指一指张学:“比如你们三个刚才说你们叫什么,这就很好。知道自己的名字。你们三个,我跟你们喝蜜水儿。”

端起他的小木碗,走过去轮流跟张学、梁康和周全碰碰。张学、梁康和周全乐了:“好好,”小脸儿兴奋的通红。

大人们在房里也点头,镇南老王不居功,虽然这是他自家的孙子。对袁训和赵先生举杯:“来来来,这是你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九章,元皓行好令--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