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幻之盛唐>第六百八十九章 行途12

焉耆镇再向西沿河九百里,就进入安西腹地,安西都护府所在的龟兹镇,奔流的赤河(塔里木河)在这里分成数只新的水系。

其中一只向北数百里经热海(新疆伊塞克湖),折向西变成与伊里水(伊犁河)并行的碎叶水,划分出从碎叶镇(托克马克)到但罗斯,乃至夷播海(巴尔克什湖)千里长条形地域。

向西则分出真珠河,向西流经拔那汗(费尔干纳谷底)、在石州(塔什干)西部与药杀水(锡尔河)交汇。

向西南数百里后在疏勒镇分出北提多水,沿着帕米尔高原的北部边缘,穿过东、西曹国、史国,与河中的那密水交汇,最终抵达康国(撤马尔罕)和安国(布哈拉)。

南提多水(叶尔羌河)”向西溯水过莎车(叶尔羌)、蝎盘陀(塔什库尔安),进入葱岭(帕什米尔山地)中井大小勃律(克什米尔谷地)、梵延纳诸国(阿富汗巴米扬地区),最终在吐火罗北方与乌浒谁(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交汇。

沿着南下穿过土伦绩的玉河(于田河),就抵达位于尉迟瑶的家乡,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塔里木盆地的南部第一个藩国一于阒。

安西四镇以不过三万零八百名正规军,再加上城傍藩附和部分府兵,就能节制这方圆数千里之境,最盛时管领四十四个小国政权,就是因为把持了战略和交通上的要害。

因为安西下辖虽广,但是地貌复杂多变,多是条件恶劣的荒芜不毛之地,因此除了受到唐军控制的大型绿洲和河谷沃野之外,就在没有地方有足够的余力,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和民族迁移。安西四镇的军事存在,就像是四只巨大的笼柱一般,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点保持的军事投放能力,将大多数藩属臣服实力,圈束在一定的区域内。

从某些方面说,这与后世号称世界警察的超级大国美帝。派驻在全世界各地战略要冲的驻军基地,以及衍生出来军事投放能力的战略背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更早了足足一千多年,只是出于时代局限xing和升级生产力水平,没能克服古代地理交通和后勤维持上的极限,而走的更远而已。

甚至连战争动员模式都惊人的相似,美帝对别国动手时,总要拉上一大帮北约体制内的所谓盟国出兵出钱出人兼制造舆论,操纵联合国,国际法庭等知名组织,来为自己军事行动的正当xing鼓吹。

而大唐需要对外用兵的时候,也会在安西都护府之类的体制下发布征召令,拉上一大堆属国和羁縻藩部为附从,出人出马输粮服役,以宗主国大唐讨伐不臣,逞膺残暴之类的大义和名分,进行广泛号召和动员,力求以相对优势碾压外族。

因此往往在边境要害和热点地区,唐军将领以有限的兵力,组织起其相对可观的战斗力,以高仙芝失败的西征为例,就动晏了拔那汗、葛逻禄在内至少十几个国家和政权的士兵,而对大唐中枢来说,这仅仅不过是边境地区一场寻常冲突而已。

话说回来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镇,具体位于北部天山山地边缘,主要以库车绿洲为中心,东起轮台,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临大图伦啧(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去焉耆九百里,南去于阒千四百里,西去疏勒千五百里,西北去突厥牙六百余里,东南去瓜州三千一百里,最盛时举国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风俗与焉耆同。

前身和高昌、焉耆一般,都是古代的西域大国,同样又是一个中国自古以来的土地,早在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长史府,以管领诸国,其后历经改朝换代朝往不绝。。

当然到了本朝开国没多久,就基本没有这个国家了,贞观十八年旧比,唐军攻焉耆不臣,龟兹与焉耆连兵相拒。于是三年后,昆丘道副大总管郭孝恪率唐兵再击龟兹。翌年擒其国王、权相,唐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自此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

俘获的龟兹王白氏一族,也被优养在在长安享受世袭傣禄混吃等死至今。右枢密使、御史大夫、凉国公李光弼的心腹大将,现任的平卢节度使行都督白孝德就是其后裔之一。

由于安西都护府以龟兹故都伊罗卢城为治所,因此日就下来,当地百姓亦称安西城。龟兹镇的主要人口和城邑都集中在冲积出来的扇形砾石戈壁地中,夹杂着连片的平原绿洲之上,辖有大城五所,小城十二所,龟兹镇守使以安西大都护兼领之,但实际事务上是由都护府长史和镇守副使分管军政庶务两途。

当地土地气候温宜糜、麦,以及粳稻,出葡萄、石榴,多梨、柰、

桃、杏。土产有黄金、铜、铁、稽、锡。由于土地温宜,物产丰足,这里可以供养的人口和维持的军队比例也相对高的多。

除了六个当地军府,和南北两路守捉之外,这里还是都护府的常备主力,安西军大营的所在,常年驻军保持在一万八千人左右,不过由于为了跟进岭西行台开拓的步调,大部兵力移防戍守西北的河中诸国的缘故,现在境内只有不到四千人的常备军,以对应地方的突发状况。

当然通常情况下,这些部队也够用了,因为周边的羁縻州县、以及更远一些藩属聚落,都被征调了大量青壮作为义从或是番军,以配合西进新占领土地的维持和屯守,同样也缺乏产生变乱的土壤。

我们一路走来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九章 行途1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