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舰队>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式车辆
/p>

方以智虽然是哪个年代的读书人,而且也是东林党人,但他并非明末的酸儒,相反的,方以智还是一个科学家,在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对这时候出现的这些新生事物一点不排斥,反而十分支持。

整洁的道路,周围林立的建筑物已经是令人惊叹了,可是最令方以智惊叹的是通往码头的两根轨道!

方以智走到轨道跟前,只见这轨道镶嵌在水泥路面中。方以智以前不是没有见过轨道,在琼州很早就有轨道车了,可是那是木头的轨道。而现在看到的轨道是黑色的,而且表面十分光滑,看起来像是铁做的。于是他弯下腰来抚摸了一下轨道,发现其实还是木头的,只不过在木头外面包上一层铁皮。

“这得多少铁啊!”方以智倒抽了一口冷气。

虽然只是木头轨道外面包上一层铁皮,可是方以智知道这些轨道是从琼州深处的山中引出来的,还听说琼州修了环岛轨道路,可以通往每一座城市。那么长的轨道路,那需要多少铁皮来包裹呢?这说明铁产量有多高啊!

“大人,车要来了!”边上的随从提醒道。

码头外面响起了一阵车轮撞击轨道的铿锵声,一辆两匹骡子拉的轨道车缓缓驶来。因为轨道和轨道之间有缝隙,就算是包上了铁皮之后,铁皮和铁皮之间也有缝隙,所以车轮碾过缝隙会发出铿锵声。

骡子拉的轨道车在方以智面前停下,这辆车十分庞大,宽度有一丈宽,高度大约在一丈三尺左右,扣除了下面车轮和底盘的三尺高度,车内有一丈高。车的长度也很长,大约有五丈长!那么大的车辆,这简直就是一艘在陆地上行走的船了!

可是那么庞大的庞然大物,居然只需要两匹骡子就能拉走。

方以智弯下腰来,仔细看了看这辆车的轮子,只见这辆车一共有八个轮子,其中以四个轮子组成了一个木头架子,轮子是全部铁制造的,固定在木头架子上,轮轴也是铁的,在轮子和木头架子之间还有铁制的弹簧,估计是用来减少震动用的。

那种木头架子,其实就是王新宇发明的转向架。最初打算先造四轮车,后来考虑到四轮车子运输量太小,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直接制造出八轮车,使用两个转向架连接车厢。在将来蒸汽机发明之后,木头转向架将会改成铁制转向架,而且车厢也会加大,同时木头轨道会全部淘汰,全部换成铁轨。

车厢是木头和竹子混合制造的,车厢下半部分是木头制造的,上半部分采取了透风,凉爽的竹子结构,车顶又是可以防止渗水的木头制造。车两边开了窗户,不过没有玻璃窗,都是透风的木格窗户,可以拉上去,也可以放下来。

“大人,这是您的专车,请上车吧!”担任琼州运输任务的伊尔根觉罗说道。

蒙八旗俘虏伊尔根觉罗已经改成了汉名,叫张世超,而且入了汉籍,由原来的二等人升级为一等人。

方以智点了点头,踏着从车门延伸下来的木头台阶上了车。

走进车内,只见车内布置得十分豪华,地板都是木头的,车门进来一点有一间卫生间,边上还有洗脸池,拧开铜的水龙头,里面可以出水,十分方便reads;。据说在车顶上有水箱,可以给车内供水。

往前走几步,出现一条长长的过道,一边是窗户,另外一边是一间间房间。

一名衙役打开其中一间房间的门,里面是一间不小的房间,内有一张竹子和藤做的床铺,可以躺三个人都很宽敞,另外一侧是一个行李柜和一张藤椅,窗边是一张小茶几。这间房间不用说也知道,是专车高级官员的卧室。

方以智把行李放在行李柜中,又走出房间,穿过走廊,眼前出现了一间客厅。

客厅内摆着餐桌和会议桌,边上放着竹框架的藤椅,客厅的一边是厨房,里面还有几名伙头兵忙碌着,正在准备午餐。

不知不觉之间,车动了。赶车的士卒挥动鞭子,赶着骡子行走在轨道中间。虽然车在走动的时候发出铿锵铿锵的声音,但是行驶十分平稳,桌子上放着水杯,水杯里面的水居然纹丝不动。

车离开码头之后,方以智看到自己的右侧还有一条轨道,同自己的轨道是平行的,不断有骡马拉的车子从对面驶过,大部分的车子上都满载着铁矿石,偶尔还有一辆满载着士兵或者平民的车辆驶过。

“那种是客车,一辆车可以运载一百余人,只要两匹骡子就能拉动。”张世超指着对面驶过的一辆客车向方以智介绍说。

“两匹骡子就能拉一百多人?真是太令人震惊了!”方以智大吃一惊。

“一百多人其实也不重,大人您看那些拉铁矿石的车子,都拉了好几万斤啊!也不过四匹骡子就能拉走。”张世超道。

方以智仔细观察对面的轨道,车子已经离开码头区,对面的轨道居然是铺设在一堆碎石头上面!碎石头上还有一根根横着放的木头,木头上面才是两根轨道。两根轨道中间,木头和木头之间铺设了木板,盖住了碎石头,用来方便骡子行走。

“真是奇迹啊!”方以智感叹道。他知道这时候东番正在研究蒸汽机,若是蒸汽机问世,用蒸汽机牵引这种车子,那不是可以自动行走了?

张世超又说道:“现在改进了轨道,本来是人力推动的车子,都在木头轨道上铺设了一层铁皮,而且地面加上了碎石头,承受重量能更大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式车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