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修则不然。“
”佛家讲究众生平等。说凡慈悲心诚持之以恒,众生皆可成佛。qín_shòu有灵也可成佛。何况是万物之灵长的人?“
”也就是说,修佛是不讲究根骨资质的。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你想修就能修。大开方便之门,也就赢得了人心。这一点比我道教高明多了。我道教是精英修炼。佛修是众生皆可的普及修炼。至于能不能修成神佛,那得看你心是不是够虔诚,自身是不是够努力,有没有慧根,与佛门是不是有缘了。“
”我道门参天道,借天力成仙身,其间自耕自食,自己玩就行。佛门修人道,参红尘,纠缠在俗世中,又不论根骨好癞皆可,又无参悟的天道可借力脱胎换骨,想了道修成神飞升就需要另一种力量——众生念力。“
”念力来自信徒,来自追随者。谁的名望大,信徒多,谁得到的念力之助就多,谁就可以更有成神的实力和机会。可天下就这么多人,就这么些念力来源,怎么可能供养那么多僧人成神?所以要争,不仅要和外部争,也要和内部争。寺与寺之间要争。同寺中的僧人也要相互争。不争,如何能当上舒舒服服指使别人的僧大爷僧头所以,陛下看到同为佛门,天下却是分为很多流派,各执一套宗旨,各拜自己的祖师,表面是天下佛门是一家和谐团结一致,实则各派竞争激烈,甚至信奉的佛陀菩萨都不同,东南西北的典籍也常常迥异,矛盾多多。而各自对信守的宗旨决不妥协融合。“
”所以,佛门中人出家却混世,总积极干预人间,为获取信众和念力,就迎合世俗人心,把庙宇建得尽可能金壁辉煌,象天宫,实则象俗人敬畏又梦想的皇宫,让世俗之人更容易膜拜和向往。也是为更多获取信众捐献钱粮过日子,不然佛门专等世人供养,不事劳作却无人供养,饿也饿死了,还修什么神佛?“
”每当兵灾乱世,人们忙着如何在凶险艰难中挣扎着活命,自然没心思顾及信仰、僧道、修仙修神,生计艰难,钱粮不够自家活命的,甚至易子而食,也没能力没心思关照出家人。这时候入世布教也太危险,佛门就退世避居,不理睬天下苦难。等天下太平了,天下人又有闲心了,佛门又出世了。而且越是太平盛世,佛门越是积极,甚至不惜蛊惑人心,“
”佛门要争念力,争供奉过日子,就得全力争信徒。和我道教的矛盾和冲突就在这个。“
”我道教修仙不需要念力相助,教中人少而且也多自耕自食,不需要争信徒,本不需要和佛门发生冲突。“
”但还是要和佛门争。“
说到这,陶大仙又指指天,”不得不争啊。这就涉及到天机与上界秘密。“
”同为至尊大教,二教,一方信众兴盛,倍威风体面,而别一方却信徒寥寥太丢人,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还涉及到一个最至关重要的方面——气运。上界至尊们争的是面皮,更是本教的气运。“
”没了气运,失了天意,再强大的神仙教派也得玩完。少了气运,教派就得衰败。可气运和念力一样就那么多,而且和念力可随着人数增加不同,它是恒定的,是天道定的就是这么多。你教获得的多了。我教就必然少了。“
”所以,上界二教在争。在凡间,我道门也要和佛门争一争。“
”不然,没人信我教,没精英入教修仙成仙补充上界。而佛门却精英倍出,信徒众多,得更多念力支持了道成佛的不少,不断飞升增强着上界佛门的实力,原本相对势均力敌的上界局面就会打破。我道教就落在下风,被佛门压制,渐渐失去对上界的主导权,没了地位权力,失了面皮不说,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天道对气运的分配,气运大跌,越发不济。“
一说权力、尊贵、统治权什么的,赵佶是皇帝,对此最是敏感,最重视这个,也最容易理解陶大仙的一通解说。
他信服的连连点头赞同。
陶大仙一笑,轻摆拂尘道:“陛下你看,你是我道教上仙,当帝王也亲近的是道士,无形中就提升了道教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就触动到了佛教从上界到凡间的根本利益,让上界的佛陀也不喜,你就是善待佛门又如何?”
“最重要的是,陛下是我教上仙转世,在上界时本就是我教核心力量,对抗了佛门,哪怕与佛门友善也是佛门天然的大敌。陛下又成了人间帝王,实则是我教在上界争得了气运,这一次压了佛门一头。陛下又直接影响到下界二教态势,完全可以左右局势,直接威胁到佛门的生存。如此,不论您心里想不想对付佛门,对佛门都是一种致命威胁。只有推翻你才能安心。”
陶大仙指指上天,神色又变得沉重:“上界佛门不允许你代表我教气运兴盛长久把持帝王权威。下界僧众自然有感应和使命。如大相国寺中这些所谓的高僧骨干僧,不过是些贪婪荣华富贵的佛门中人,所以才留恋东京繁花聚集而来定居或挂单却长时间不肯离去,而不是行善天下进行苦修。皆是庸俗之辈,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