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攻约梁山>338下一个,中

在宋江和三道士的一唱三合下,晁盖,毫无意外的又被拦下了带兵出征。

一旁静观的公孙胜也不破坏这种对晁盖的巧妙算计,只是沉思着对宋江说:“沂州,兵虽少,不是国难前七八千之众,如今只五营人马,比登州兵力还弱,但贫道这掌握些消息,沂州,我等也不可太小视。至少那有个都监叫李飞豹的也是员难得的虎将,使得一手好大斧,骁勇过人,也善治军带兵,对朝廷也忠心耿耿,尽忠职守,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晁盖一听却笑了。

“有善使大斧的猛将?那好哇。可叫殷泰兄弟参战。殷兄弟最近斧法大长,正愁没有对手检验高下,不知自己的斧法到底精进的如何。这下好了,大斧对大斧,看看谁更厉害。哈哈.......”

原来,殷泰自当年在大名府斗斧被急先锋索超杀得大败,使五股托天叉也颇有勇力的弟弟殷春也惨败在索超徒弟悍勇步将周谨槌下,手下上万喽罗也被天王李成扫荡山贼所带的区区几千官兵轻易杀得溃散,这个挫折教训太深刻了。

原本自恃天生雄壮神力和本事的殷泰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武艺原来很渣,也就是欺负欺负寻常人,一遇上真正的高手就根本不值一提,只有仓皇逃命的份,这样混绿林这碗饭可怎么行,由此下了狠心,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武艺,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斧法,可惜上了二龙山一直没遇到会用斧的行家里手,只能从晁盖等的刀法中琢磨门道,得了高手霹雳火秦明的义气爽快指点武艺,斧法也没大长进,秦明的狼牙棒使得好,但并不擅长斧法这方面,并不能真帮上大忙......努力了这么久,殷泰在和晁盖、任森、秦明这样的高手的日常习武较量中也能清晰认知到自己的武艺还是不行,却没招,找不到能指点他斧法的能人,只能着急干瞪眼自己继续瞎琢磨着来。

后来,机遇突然意外降临了。

沧赵家族“蒙难破产”,晁盖义气,念着赵岳的恩义,搜罗自己的家底,又向山寨众兄弟借钱,勉强凑了些钱财私下送到梁山想帮赵岳顶一顶难关。梁山这边也没客气。对外一向以赵岳家仆梁山总管名义出头的朱贵收了,表示领了晃天王这份情义。赵岳知道这笔赔款凑起的内情,就特意叫二愣子王伯超把家传的斧谱复制了一份当回礼之一。

晁盖得了斧谱,知道是赵岳有意送的,自不敢轻视,细细翻阅后,不禁大喜。

这斧谱中记载的招法并不多玄妙高深,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最朴实实用的。

它本就是王伯超家父祖两代人在西北从军恶战西夏强贼,从凶险混乱复杂之极血淋淋战场厮杀实战考验中长年累月一次次一点点一步步总结琢磨出来的武艺,自然全是最简单却最实用的杀敌保命战场本事,没半点虚的水分在里面,可以说是王家父祖两代人以命换来的成果,列为家传的宝贝珍藏着,王家也算西北军中基层众多小小将门之一,子孙不得不代代从军旅混饭吃,无疑是希望子孙能继承这份遗产,在险恶西北生存,不但能战场多份保命把握,能在一次次血战中活下来。也能杀出战功,争取升官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西北军普遍性很自然的一种情结心思,结果王父积功升了官,也负伤,举家搬迁,调入了安全的内地,子孙终于摆脱了西北的险恶命运,却........冤死,百战没死在战场却死了自己人手中.......

别人家这样的家传之物,赵岳是讲究人,自然不会打主意。

但世事无常法,凡事总有破例。

王伯超在梁山有赵岳指点,武艺大进,总结了更高明的斧法,有了更好的家传武艺谱。这本老斧谱就不重要了。

这个原因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以后,沧赵帝国是枪炮热武器模式,武艺仍然需要甚至重要,但,却大致仅限于近战肉搏时的拳脚刀,军队是人人背口刀,带匕首,持突击步枪等出征,尤其是远征如此,冷兵器长枪大戟战斧.......这些武器就被新时代军事淘汰了。王伯超家的传家宝不至于说迅速没用了却也必然不珍贵了,也就无所谓外泄不外泄给无关的旁人。

王伯超是个二愣子,缺文化,说话总没轻没重的,行事鲁莽,个人战斗力或军事能力也不是他结拜六兄弟中最厉害的那几个之一,但却是六兄弟中最得赵岳喜欢和信赖的,日常的方方面面中,赵岳总会有意无意多关照他些,因为王伯超性子愣也爽快,极其崇拜信赖赵岳,最老实听赵岳的话,赵岳叫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从不会问为什么,从不耍心眼.......

当领导的,谁不喜欢这样的不差能力又用着省心的部下?

那些心黑的领导,就比如宋江,有这样的部下,指定拿来当枪使,当炮灰当冒险替死鬼工具用,部下活着是命大,正好拢着耍着继续利用,死了是活该,半点不用心疼,就象用李逵,但赵岳在安排使用时只会多照顾考虑一下他的安全。

做人不是心眼多就有优势有福气的,得看遇到什么人什么样的领导。

傻人也有傻福。

心眼多心够黑的聪明人也往往死在毁在这上面。心眼再多也耍不过领导,该卖的时候,照样得被领导耍着轻松卖了。

说来说去还是神奇神秘的命运。

命中该劫,总遇到心黑无情的领导或什么不对头的人或事,再心机深沉有能也白费,越是有心眼只会越多虑痛苦。

任何人也不要自负情商高


状态提示:338下一个,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