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北雄>第676章河边(三)

这一大片营地其实和当初马邑城中的流民大营的性质差不多,只是营中的人们在待遇上却非当初流民可比。

多年战乱过去,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粮食是很珍贵,人口却同样也很珍贵,如今除了河南以外,其他地方的诸侯都在有意无意的吸纳着人口,几乎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

没办法,各处人丁锐减之下,产生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男女比例失衡,没人耕种土地,于是就算再极力压榨,也无法征收到足够的粮食和兵员等等。

其实人口大减的恶果还远不至此,这和汉末战乱很像。

只拿当初的蜀国为例,刘备死后,在十几年间,诸葛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次次出兵的时候都号称兵精粮足,实际上呢,在这些年间,几乎一年一战,即便有天府之国支撑,可人口上的损失哪里能补得回来?

其实正是三国征伐期间,为后来的晋末战乱埋下了祸根。

而人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并乐此不疲,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现实逼着一些人终于陆续“冷静”了下来。

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人清楚,大业年间的各种劳役,征伐吐谷浑,皇帝四处巡游,三征辽东,以及之后的隋末战乱到底给中原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只是到了这一年,王世充率二十余万大军西攻潼关,一战而败后,只要能伸上手的诸侯,不约而同的都开始从河南吸纳逃人,连比较温和的杜伏威都是如此。

能够来到晋地的河南逃人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其中逃卒占了几乎一半儿,剩下的则都是洛阳西北部郡县的人们,同样他们也是王世充大军西来的受害者。

二十余万大军,又缺乏军纪约束,所过之处几乎将所有人都变成了流民……

当然,沈凡不会去想这些,靠近营地的栅栏,沿着栅栏一边走,一边轻声吹着口哨,很像是后来的一些不良人士。

不一会儿,一个小小的身影便凑了过来,隔着栅栏,沈凡掏出一包东西塞进对方怀里,小声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娘呢?”

“娘说,不能再要沈家叔父的东西了,一旦让人捉住,怕要连累于恩人,叔父以后还是莫要来了,营中查的越来越严,听说已经死了很多人……”

小人开始时还说的有理有据,显然受到过良好的教养,可说着说着,不由自主便哭泣起来,语气也趋于混乱恐惧。

沈凡呲开牙齿就笑了,拍着小人的脑袋道:“放心放心,有叔父在呢,你和你娘再忍些日子,俺一定将你们从这里弄出来。”

小人使劲的点着头,又和沈凡说了几句,便在沈凡催促之下抱着东西吃力的走了。

没错,这是逃过黄河的母女两人,也并非无依无靠,和十几个族人一道逃到了这里,也没什么奇妙的地方,协助人们过河的时候,沈凡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带着孩子,外加面黄肌瘦的寡妇。

因为之前砍了两颗脑袋,沈凡已经被选为了沈青奴亲兵,实际上情况呢,其实就是乞儿军被拆开了。

和刘安世,牛进达的部属差不多,一部分被送去了绛郡安置,这里面有些人会被编入府兵,在绛郡军营中操练一番,然后便会发下田土,分散到平遥临汾等处,其实就算是暂时解甲归田了。

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了大营当中,继续归牛进达等人率领,汰弱留强,外加回炉再造,就是降军各部所要面临的命运。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部下还要分拆几次,这是晋地大军的惯例,不可能让一个地方的人过多的聚集在一处,比如说突厥人,又比如说幽州人等等。

尤其是河南人,更是如此。

乞儿军被拆的很厉害,能留在沈青奴身边的已经不足二百人,没办法,乞儿军在河南军中还算能战,也有些名声,可到了晋地,人家讲究的不是你抱不抱团,而是先以身强力壮为准,然后再提其他。

乞儿军先天不足,能够达到晋地成军标准的寥寥无几,若非念在沈青奴有功的份上,说不定裁汰到最后,连沈青奴自己都要被赶回去种田的。

如果放在河南,这么一番动作下来,别说沈青奴不会答应,就算是牛进达也要率人努力的反抗一下。

可经历了之前一战,大家都被晋军的疯狂吓的不轻,于是乎,曾经赖以保命的东西也就都不情不愿的放了手。

他们其实和张士贵一样,想要适应晋地的军旅生涯,都还有一段路要走,即便是徐世绩,也是如此。

沈青奴看上去最惨,而且是前途无亮那种,乞儿出身,加入过黑社会,麾下的乞儿军也从没受过多少正经的军事训练,唯一比那些乱糟糟的义军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凝聚力还成,尤其是在粮食短缺的时候,乞儿军的生存能力也极为出色。

好吧,这并不足以让沈青奴保住他的三千人马,直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沈青奴心中寒意渐起,卸磨杀驴的事情他见过太多太多,于是他觉着自己可能投错人了。

找牛进达说话,牛进达也是无法可想,这里和河南可是不一样,没什么义军,也没什么匪人,清一色的“官兵”,人心齐的不像话,从上到下都是唯汉王马首是瞻。

相比之下,洛阳被人称作匪巢还真有些道理……牛进达,刘安世等人对这样的地方认同度无疑要比沈青奴等人高一些,毕竟他们都是隋末官兵出身嘛。

沈青奴悄悄走动了一下,被打击的不轻,回来之


状态提示:第676章河边(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