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请命西出,众人议之纷纭,朕也难以委决,茂约向来知兵,可有良言予朕?”
行进间,西堂已经在望,李渊稍稍驻足,挥手屏退随从人等,问陪同在侧的中书侍郎唐俭道。
唐俭,字茂约,祖上为北齐旧臣,其父戎州刺史唐鉴与李渊交好,所以李渊向视唐俭为子侄。
而唐氏出于并州,是晋阳门阀中的一员。
唐俭本人自小聪慧,熟读兵书,学问上也很不错,兼之性情豪迈,喜与豪杰相交,所以年轻的时候,在晋阳很有些名气。
李渊主太原时,唐俭投于门下,更有首义之功在身,那个时候,他是极得李渊信任和重用的,随李渊南下长安时,便为记室参军,渭北道元帅司马等职。
后来李渊进了长安,立即晋其为丞相府记室,未几,李渊称帝自立,唐俭又迁中书舍人。
这样的轨迹,一看就知道,是李渊心腹中的心腹,,一直带在身边参赞军务机密。
本来按照此人原来的人生轨迹,之后就应该离开长安,去带兵打仗了,出将入相嘛,这是汉末以来的臣子们的终极追求。
可晋地出了个李破,小翅膀越来越是强壮,扇起了大风,把这人也给吹歪了。
当然了,对于唐俭本人而言,这未必是坏事,因为这人的军事才能真的与他的名声很不相符,可以将之看做是隋末版的赵括。
大局观不错,领兵就糟……
当然了,唐俭自己是不会察觉到这一点的,他现如今的处境和许多人一样,都陷入到了长安的政治斗争中已然无法自拔。
李渊进入长安之后,唐俭别看节节升迁,可晋人都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唐俭就深受其害。
李破陷晋阳时,李渊震怒,欲起兵讨之,当时主帅的人选争的很激烈,唐俭呼声甚高,但最终却是李神通胜出。
之后李孝恭在蜀中失利,又要有人领兵援蜀,唐俭极力争取,却是李世民一力当之。
再然后讨薛举父子,唐俭再次当了陪衬,先是李世民以蜀中行台尚书兼任主帅,大破薛仁杲,李世民得胜还朝,接任李世民领西北兵权的人选,唐俭又没有争过屈突通。
好不容易,等到李破打到了黄河边上,李世民也吃了苦头,李渊终于松了松口,令唐俭和李神符一道在驻军冯翊,共防李定安。
可过了没几天,李世民杀独孤怀恩,几乎一下便成了众矢之的,唐俭向来跟李世民交好,李世民私下里找他商议,让他回话。
于是乎,唐俭回京……
嗯,这是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唐俭的遭遇也一定是有原因的,除了他是晋人之外,他与秦王李世民交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当年的太原旧臣们,多与李世民有着交谊,可你现在瞧瞧,朝中还有几个旧人在?
刘文静被杀,刘弘基,柴绍等人在外,已经许久没有回来过了,刘政会,阿史那大奈等被俘,长孙顺德叔侄,还有萧禹等人时不时获罪。
而像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宇文士及,段志玄,刘世让,侯君集等人,都是秦王府中人,标签太过明确,没了天策府,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唐俭其实也是受此牵连,不像开始时那么受李渊信任了。
就像前些时殷开山伤愈回京,李世民一直想推荐唐俭暂任兵部尚书,可殷开山只一回朝,便因军功而取尚书位,几乎没给唐俭留下一点的机会。
所以,从李渊口中说出向来知兵的字眼,听在唐俭耳朵里,其实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只是他也很清楚的知道皇帝想听什么,可悲剧之处就在这里,他现在身不由己,同样也必须是言不由衷的状态。
沉吟片刻躬身道:“俭为内臣,本不好陈说军事,然至尊垂问,臣不敢不答,臣以为,西北荒芜之地,诸族杂居,取之无益……”
“然蜀中向有天府美名,又为关中侧后,当年秦以其富逾六国,蜀汉据之,也可数伐中原,前魏亦以此为基,遂有隋之天下,既然如此,何欲舍膏腴之地而就不毛?”
果然,话音未落,李渊额头上的皱纹好像便又深了几分。
“照此说来,茂约也是想劝朕调赵郡王回京?那……代之以何人可也?”
只一句话,问的唐俭冷汗就冒出来了,其实朝中众人谁不晓得,此时皇帝纠结的根本不是战略,而是人事而已。
也就是说,屈突通之议肯定是要放在一边了,大家身在长安,可不会像阵前将领一般,只看到眼前的战机。
屈突通一旦挥兵西进,就算得了凉州,又能如何?安抚诸胡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当初从文帝开皇年间开始,一直到大业初年,在西北打出了多少名将。
但你瞧瞧现在,西北依旧是那个样子,而旁边还有梁师都……所以,大家都明白,西北自除薛氏后,便需以对峙为主,任何大战皆于大局不利。
这只能是一个等到平灭中原之后,才能顾及的问题。
唐俭的回答很是滑头,让李渊不满意了,当然更不满意之处在于,唐俭所言和秦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要知道,你是中书侍郎,而非天策府长史啊……
见唐俭在自己的质问之下,垂头不语,李渊哼了一声,继续迈步前行,他对唐俭到底不同旁人,不会刻意为难他。
而心下却也想着,李孝恭在蜀中待的时间确实长了些,是不是真该招他回来了呢?要知道,李孝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