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四章:隐龙战队出击(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四章:隐龙战队出击(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天津.日军守备司令部。

日军守备司令官是田中信勇中将,八路军气势汹汹而来已经将这位日军陆军中将吓了一大跳,所以他很明智的没有同八路军逐城逐地的进行争夺,而是命令天津外围的所有部队都立即向天津城靠拢。

同时,为了不给八路军留下可用的物资,明令部队将可以带走的军火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则是全部毁掉,架势还真像那么点坚壁清野。

所以现在天津城里部队足足有两万五千余人,其中日军就有将近一万五千人,另外还有大约两千人的岸防部队,而且弹药和粮食都极为充足。

尤其在弹药方面,天津的守军可能是整个华北是这样整个中国战场上最充裕的部队。因为刚刚从日本本土运来的大批的武器装备一周前运抵天津港,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运出去就被阻在了这里,有了这批武器弹药,田中信勇对于守住天津城还是很有信心的。

“司令官阁下,小庄防线遭到支那人的强攻,工事在五个小时内就被全部摧毁了,守军损失惨重,小林少佐已经向司令部发了三次求援电报了。”

“报告司令官阁下,北部防线遭到支那万余人的猛攻,其中除了大量的火炮外,还有大不少帝国产的战车,皇军的防线岌岌可危,东面侧翼阵地的皇协军第十六师全线溃退,其中大半向支那部队投降,小部分被皇军击毙,佐佐木少佐请求司令部给与支援。”

“报告司令官阁下,城西车站遭到支那部队的围攻,支那军队火力太猛,车站的工事几乎全都被摧毁了,小林中佐的指挥所遭到了炮火的毁灭性打击,包括小林中佐在内的6名军官全部阵亡,现在前线指挥权由佐藤上尉暂代,佐藤请求司令部立即给与有力支援,否则城西小站将失守。”

......

“八嘎!饭桶!”

接连战事失利的消息差一点将田中信勇中将气坏,战前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说没问题,绝对可以将阵地守住。

但是这才刚刚开战不到一天的时间,各部队就都受不了了,尤其是还被人家吃掉了一个皇协军的步兵师,这仗还怎么打。好在现在天已经黑了,再坚持几小时支那人也应该停止进攻了,毕竟他们也需要休息。

尽管田中手中确实有一支预备队,人数也不少,足足有一万多人,但是像这样的打法,一万多人得预备队根本就起不了多大地作用,就算是再有一万人也是白搭。

同时,田中信勇也被八路军的强大吓了一跳,都知道绥察军区强大,更知道杨成武的整编二师是绥察军区的真正精锐,但是却没有想到双方刚交手不足十个小时就差一点逼着他动用预备队。

由此可见,绥察军区确实不是吹出来的,能将方面军五十多万大军逼到这个份上还真是不冤。

凌晨一点,天津城南的北条株式会社人头攒动,隐藏在天津城的隐龙战队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了。

接到徐虎要打天津的电报之后,马峥当即致电隐龙战队,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将天津江面上的那两艘日军驱逐舰干掉。

任务下达便是作战指令,隐龙战队当即集合,制定作战计划,随即开始行动。

马峥之所以这么重视那两艘日军战舰,倒不是说那两艘战舰有多厉害,事实上那两艘日军军舰都只是很小的护卫舰,排水量最大的也就4000吨,比起动不动就上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简直不值得一提。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两艘军舰,对于此时的八路军来说也是庞然大物,尤其是马峥得知徐虎准备水路夹击天津,那么这两艘日军的战舰就成了战斗成败的关键。

这么说吧,就那些渔船和武装商船根本就不用军舰炮轰,只需要军舰来一个直撞就可以将所有的渔船和商船送进海底。因此马峥只能先想办法将这两艘军舰给解决了,然后才能放心让徐虎所部执行接下来的任务。

不过有了之前的作战经验,对于特战队来说,对付两艘小型军舰也不是很困难。

由于整个北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中国海军,在这里日本海军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苏联的远东舰队。但是现在苏联自己都时时刻刻被希特勒的大军威胁着,哪还有精力和日本开战,所以这里的日本海军就是唯一的,就是海洋的霸主,这里没有任何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事物存在。

所以不管是靠近天津港口的那些军舰还是驻扎在朝鲜、旅顺、甚至于日本本岛的海军舰艇都很松懈,反正只要他们不靠近海岸就绝对不会有危险。

但是今天却不一样,一支幽灵一样的队伍正驾驶着一艘很小很小的小木船向远处的日军军舰靠近。尽管黑漆漆的大海上一望无际,一艘长不足十米的小木船几乎就像茫茫草原上的一株小草,根本就引不起任何的注意。

况且小木船上除了三十来个身穿黑色紧身水靠的士兵外,连任何一件自动装置都没有,日军的雷达对这艘小木船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军舰上那明晃晃的灯光却是给这些特战队的士兵们指明了目标。

在距离那两艘军舰还有五海里的时候,隐龙命令所有的战士都下了海,只留一个战士呆在小船上看船,准备接应他们回来。

1海里等于1.82公里,五海里的距离就是相当于9公里的距离,这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考验。但是这些士兵都是隐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四章:隐龙战队出击(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