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四十章:战起(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四十章:战起(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冀南这边的战斗终于打响了,为了更大程度地调动日军,马铮还命令绥察军区的那些部队也开始行动了。《 就像马铮给党中央汇报的那样,他要还华北老百姓一个晴朗的天空。

马铮所部的行动极其迅速,根本就不给日军反应的时间。他要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要的就是把小鬼子打懵、打死。

8月28日,梁尚仁的一旅将大名县城之外所有的鬼子据点全部拔除了,同时将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的援军击溃于孙甘店据点外,大名县城里鬼子成了瓮中之鳖。

同一天,广平县的县城被二旅攻破,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骑兵中队共计四百余名鬼子全部被击毙,无一漏网,缴获武器装备良多。

8月29日,三旅在魏县以西的双庙打了鬼子一个伏击,围点打援消灭了魏县日军的主力,当天晚上又将魏县的县城打了下来,消灭日伪军八百余人,同时击毙日军冀南守备联队的司令官长田顺大佐以下军官23人,其中大佐1人、中佐2人、少佐2人、蔚级军官18人。缴获了日军囤积在魏县的大批的军火,包括日军新研制出来的毒气弹三百发。

8月29日下午,陈光所部两个步兵团十一支游击队,共计六千余人完成了对临漳日伪军的最后的围歼,尽管伤亡不小,但是任然取得了空前大捷,消灭日伪军一千四百余人,打下县城一座,拔除据点十九个。

同一天独立师的独立团抵达肥乡,但是很可惜攻占肥乡的任务却因为意外而失败了。虽然独立团没有拿下肥乡县,但是却意外将成安县的日伪军主力消灭在了两县交界处。正因为如此才暴露了独立团的此行目的,被肥乡的日伪军察觉到了异常。

尽管如此,但是独立团收获却是不小,以一个步兵团竟然将日伪军的一个步兵中队外加两个伪军步兵团给就地歼灭了,战斗力没的说。

马铮也不矫情,命令所有的部队缴获的武器装备要立即装备到各部队,缺少兵员的立即收编那些愿意参加八路军的伪军俘虏,同时大军继续向前进攻,对肥乡县形成合围的态势。

马铮所部的行动大大激怒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高级将领,就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杉山元大将也拍着桌子大骂“八嘎牙路”。不过愤怒归愤怒,这样的事情他却不能视而不见。

尽管国内已经传来风声,说大本营有意让多田骏那个暴虐的家伙接替自己出任北支那方面军,但是在最终的命令没有下达到他的手上之前,他依然是北支那方面军的司令官,这里出的任何一件大事儿小事儿都需要他来负责。就像现在冀南乱局,一旦大本营追究起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这个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

无奈之下,杉山元大将只得命令邯郸日军守备司令部司令官德川康一少将派大军前去平乱,务必将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土八路消灭干净。

杉山元大将想法倒是很理所当然,但是实际上却太小瞧冀南的八路军了,马铮这个人岂是随随便便派一个少将旅团长就能****翻的。

在接到日军援兵已经从邯郸出发的消息之后,马铮立即给冀南行政公署发电报,请求杨秀峰立即调动手上所有的八路军游击队甚至是民兵,在冀南大地开展开游击战、破袭战、麻雀战、骚扰战等一切可以有利于八路军游击队的战术,从而滞缓敌人援军的行军速度。

尽管马铮提出的这些战术有很多都是闻所未闻的,但是杨秀峰还是决定支持,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的。原本打算乘坐火车的日军在行进到邯郸北部不足十公里的地方火车就不得不抛锚了,原因是邯郸通往肥乡县的所有铁路、桥梁全部被狡猾的八路军炸毁了,明明有着先进的交通工具却用不上,日军的第一感觉就是坑爹,第二感觉就是郁闷。

八路军的战术不仅大大滞缓了日军的行军速度,同时对于日军的士气的打击也是很大的,一支部队往往不是败于敌人的手里,而失败在自己同自己的较量上,尤其是毅力方面的考验。而徒步行军虽然是军队的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但却是最熬人的。

短距离的急行军倒没什么,要是在无休止的被骚扰被袭击的情况下进行急行军,甚至是看着身边的队友一个个地死亡,只要是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有恐惧感,都会下意识的想到下一个死亡的会不会就是他自己。

不过,日军的战斗意志还是很顽强的,用武士道精神武装出来的日本军人确实不是单凭一腔热血上战场的中人所能比的。上面的命令一下来,不管是前路多少风雨阻击,日军的士兵还是会迎头赶上的。

冀南行政公署的部队无休止的骚扰破袭效果非常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怒了日伪军,日军开始用刺刀逼着伪军走在前面当炮灰,为小鬼子开路。

八路军对于那些畏畏缩缩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伪军一点也不留情,这些人是一些什么货色,冀南行政公署的部队最了解不过的了。同其他地方的伪军有着本质的区别,伪华北治安军绝大多数的士兵并不是由于活不下去才去当伪军汉奸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动去从当日军的爪牙的。

伪华北治安军建军后,就把矛头指向坚决抗日的八路军和爱国民众。不但积极执行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各项指令,积极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不断的“讨伐”、“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章:战起(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