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都要符合上述机理。中医还认为,人体要健康,阴阳一定要平衡。站桩、练套路出偏都是阴阳不平衡的结果,因此站桩、练套路中必须了解如何使阴阳平衡。

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是众所周知的内家拳的最基本的修炼原则,又叫内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为外三合,是筋骨外形的修炼法要。

外三合简而言之就是上下相合,“一动无有不动”,追求力整。而内家拳讲究以意领气,意到力到。因此要追求力整,首先要“气整”,即气贯全身,无论那种呼吸方法,最后都应达到这个目的。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意合”为内三合,是神意内敛的修炼法要。“心”在这里我理解是指练武的理论、拳理,“意”是意念,是在“心”法指导下的意念运用,“气”是生物能量流,是“真气”。我们练习八卦掌,无论是站桩、行步还是练习换式。

都应该符合内外三合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说说,而是拳架、意念的使用、呼吸的使用都要与内外三合挂钩。

四、不管哪种呼吸方法,都要吐故纳新,即吸取氧气(广义的说还有宇宙中、大自然中的能量),呼出二氧化碳和病气。这在后边讨论先天呼吸的高级功法中要涉及到。

五、呼吸的练习既是人生理的需要,又是练习内功的需要。但它在练武的过程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人都会的自然呼吸法(胸式呼吸法)在练习八卦掌内功(站桩、行步练习、转掌)中那些地方容易出偏及避免的方法。自然呼吸法是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呼吸方法,怎么可能出偏呢?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想法,正因为如此。

很多人就忽视了在练习内功状态下的一些特殊问题,实际自然呼吸法是出偏最多的一种呼吸方法。

有一个不是同门的拳友,因为热爱武术开始练习站桩,初习站桩感觉肩部和两臂酸痛,他为了克服这种酸痛站桩时两肩向两侧撑裹,这样确实肩部不那么酸痛了,这样站了几个月,这位拳友心脏出现了心颤、心率加快等症状,得了心脏病。

只要一站桩心脏就难受,而且这种病吃药还解决不了问题。这位拳友只得告别武术。

为什么这位拳友会心脏出现问题呢?大家都看出是肩部没有松开造成心脏受累而出现问题。那么为什么肩部没有放松就会使心脏出现问题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一些知识。一是人要保持健康就要保持阴阳平衡,但人在练拳时如果方法不当。

就会破坏这种平衡。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向上为阳、向下为阴,体前为阴、后背为阳。我们做向上的动作,使用向上的意念,或上半身某个部位用力、紧张,都会使阳气上升,反过来如果我们拳架降低、动作下行、意念在下部,阳气也会下行。

二是阳气在我们的脏腑分布不是均匀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阳气指数衡量人在健康状态下各脏器的阳气分布,我们会发现各脏器的指数基本是稳定的,但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其中下膈的“肾”指数最高,中膈的脾胃、肝次之,上膈的心、肺最低。

如果我们的脏器阳气低于这个指数,该脏器就工作动力不足,外在表现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表征,如嗜睡、舌质胖大、苔白、大便溏泄等。但并不是阳气越多越好,如果超过了它的正常指数,它也不能正常工作,比如心脏会出现心悸、心率加快。

肝脏会出现肝阳上亢、易怒、好斗等外在表现。人的气血的流动受下列因素影响:1、人的意念指向和集中在那里,气血就向那里集中。2、哪个部位适度紧张、用力,气血也会流向该区域,但如果过度紧张,该区域反而会气血阻滞,浊气汇集。

我们使用****呼吸,不管你是否意识到,由于****的起伏,意念会潜在的向****、肩部集中。因此我们站桩或走转时肩部或上肢的酸累感觉会比较强,而酸累感又会进一步刺激你的注意力。这样阳气就会上升,此时如果你不能及时放松肩部和****。

练后就会感觉身上燥热,非要发发力才能把这股燥热发散掉。对于一些人这种长期侵蚀的后果是在几十年后,即你五、六十岁时才体现出来,即出现心血管疾病如血压高、心脏病等。我们还常常忽略八卦掌不同于其他武术的一点。

即其他武术多以套路练习为主,一招一式不会集中使一个地方紧张,即便很刚烈的拳。而八卦掌无论是站桩、还是走转(行桩)都是定住一个式子长时间练习。

“离卦”八卦掌,换式多由上向下,故主水,称为“离卦”(关于此内容我将另文介绍)。由于“坎卦”八卦掌掌式多向上,且八卦掌的练法要求外延的筋要略为抻紧,称为“逆劲”,而在此时如能“逆中求顺”,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是练习内功的很好形式。

但如果放松不了,就会长时间的使心脏周围的肩部、上肢、****处于紧张状态,而使浊气上升,而内功练习本应是升清降浊的。因此八卦掌练习对肩部、上肢、****的放松进而对全身的放松是要求很高的。

如何能够放松呢?我自己体验使用自然呼吸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放松的练习。

换力法:首先站桩最好先从下沉桩、无极桩站起,而不要先站夹马桩等桩法,以使肩部、上肢、****易于放松。走转要在行步


状态提示:305 八卦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