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土地神的世俗生活>第五十九章 机缘

等老羊倌走到近处,刘道德才看清楚的他的模样。

头戴白羊肚手巾,脸色土黄,满是皱纹,看上去就像附近黄土高原的地表,沟壑纵横。身上穿着满是补丁的对襟衣服,手上抓着一根鞭子。

老汉爬上山梁,看到地上坐了个年轻人,也有些意外,便停下步子问:“你是哪里来的娃娃,怎么在这里?”

他的话音浓厚,刘道德勉强能够听懂,忙起身回答:“大爷,你好,我是一个人出来旅游的,迷路了,刚才听你唱民歌,唱的真好。”

听他一夸,老羊倌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应:“好啥好,瞎哼哼。迷路了,你这是打算往哪里去呢?是不是去看堡子的……”

“我想到镇上找个旅馆住宿,大爷,这最近的镇子在什么地方?”刘道德其实并没有去镇上住宿的打算,这么回答,只是不想让对方再问下去。

“你走错路了,这里距离镇上还有十来里地呢。沟沟峁峁的,七扭八拐,没个正经路,现在天快黑了,你一个外地人,估计还会迷路……”老汉犹豫一下,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崖畔道:“我家就在那里,你要是不嫌弃,就在我家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怎么样?”

“这怎么好意思,我还是到镇上算了”刘道德本能的拒绝。

“有啥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谁能没有个难处。走,走吧……”老汉说着一扬鞭子,赶着绵羊朝坡下走去。

听对方说着热情的话语,刘道德不好意思再拒绝,只好跟了上去。

下了山梁,拐进一条崖沟土路,路边有很多矮小的枣树,结出一串串羊粪蛋大小的酸枣。有些平坦地带,还开辟出一块块田地,小米快熟了,沉甸甸的穗子有一尺来长,耷拉着,看上去非常喜人。

老汉也是个健谈的人,指着脚下的路讲解:“别看这土路不起眼,在以前是驿道,一直通到草原。听老人们讲,解放前这条路特别忙,马帮、骆驼帮、官军……一天到晚,路上人不停。车碾,牲口踩,再加上下雨冲刷,时间长了,才成一条道沟的……”

刘道德听着,不断点头附和。

转过道沟,就见十来孔窑洞出现在前面崖畔上。

刚才在远处只是看个大概,现在走近,刘道德才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的不同。

通往这些窑洞的道路上长满了野草,到处是枯枝败叶,很多窑洞塌陷,门窗不知去向,里边黑咕隆咚,看上去有些渗人。

“大爷,这是咋了?”刘道德忍不住问道。

“这些都是弃窑,前几年政府规划了一片地,村里人现在大多数都搬到外边住。没人了……”老羊倌摇摇头,话里带着几分寂寥。

他领着刘道德拐上一条土路,最后进入院子。

这院子收拾的很干净,里边三孔窑洞,外带一个羊舍,一个鸡舍。

院边上栽了两棵枣树,中间还有一盘石磨。石磨边上有条粗糙的石板,周围放着两把凳子,看样子应该是饭桌。

几只老母鸡和公鸡在窑洞前咯咯叫着刨食,一只柴狗正在墙根酣睡,听见有生人的脚步声,立即窜跳起来,冲到刘道德跟前,“汪汪汪”狂吠。

“狗子,来客了,别叫。”老羊倌训斥一声。农村都这样,基本不给自家狗起名,像刘道德那样的,很少。

柴狗被主人训斥,立刻夹着尾巴返回原处。

“你先在院里坐会儿,我把羊赶圈里。”老汉说着把羊圈门打开。七八只绵羊根本不用主人赶,争先恐后钻入其中。

羊圈门关好,他又回屋拿出茶壶,倒了满满一大碗递过来。

走半天路,还真有些口渴了。刘道德接过来喝了一口,略咸,带着股土腥味。

接着,老汉弄来半筛子大枣道:“没啥招待的,就几个枣子,你尝尝。我去做饭,马上好……”

“大爷,我给你帮忙烧火吧。”刘道德赶忙跟上去。

“那咋行,你是客人。”老羊倌不让。

“没事,咱们爷俩正好说说话。”刘道德坚持。自己算哪门子客人,让人家忙着,他也不好意思。

窑洞内被柴火熏得到处黑黢黢,靠墙一个灶台。紧挨灶台是一块用土坯支撑起来的柳木案板。几个瓦罐和大缸堆在墙角,用来盛水、米面还有酸菜。

这就是老汉家的厨房,比刘道德那里还简单。

生着火,老汉从鸡窝里收十来个鸡蛋兑大葱炒了满满一大钵子,又蒸了些莜面卷。这东西就是把莜面剂子用手掌碾成长条,卷成圈往屉上一戳,上笼蒸熟。

忙乎将近一个小时,饭终于做好。

因为来客,老人特意在堂屋里支好桌子,端上饭菜。

两人蘸着碗蒜汁、撒点盐,就着一大钵子鸡蛋吃起来!

吃饭的时候,刘道德才知道这里叫牛家塬村,原本村里有三四十户,分布在附近几道山梁上。前几年,政府实施窑洞搬迁计划,村里人陆陆续续搬走。现在整个村子,就老羊倌一个没有搬出去。

平常除了种地、秋收,村里人很少再回来。

老人说起这话时,语气显得低沉。

刘道德心中明白,这是一种孤独。或许孤独的时间太长,老汉很想找个人聊聊天,所以才把他拉回家的。

随即,刘道德又好奇的问:“村子里都没人了,你为啥不搬出去住?”

“在这里住一辈子,小时候玩泥巴,大了种地、放羊、结婚,后来又把老伴儿送走。早住习惯了,还是守着这个地儿吧。”老人淡淡的回答。<


状态提示:第五十九章 机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