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韩警官>第七百二十六章 案中案!
。今天来的这位没赶上,一直是普通民警,任劳任怨十九年,连警衔都雷打不动,十年前‘两毛一’,现在还是‘两毛一’,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挂过‘长’。”

公安晋升难,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多少人干到退休连一个副主任科员都混不上。

周素英也有这样的老同事老战友,想想就不是滋味儿,立即岔开话题:“程大,老战友带爱人来看病,这事你应该给佳琪打个电话。她爱人田医生在市一院,有熟人跟没熟悉肯定不一样,能少做很多没必要的检查,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公安晋升难,医生想混出头更难。

在家坐月子的李佳琪的爱人田学文,跟韩局一样是硕士,韩局已经正处级副局长了,他还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普通医生,据说去年底才有资格给人开处方。

中国是人情社会,不管办什么事都想找个熟人。

程文明也不例外,嘿嘿笑道:“我没找佳琪,找的是赵主任。”

他找的人周素英有所耳闻,良庄老书记的儿媳妇,市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跟老领导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差点忘了,有赵主任这个关系在,田医生还真要靠边站。”

周素英噗嗤一笑,饶有兴趣地聊起老领导:“对了,昨天给晓蕾打电话,她说和韩局一起去香港了。她比我还关心佳琪,说别急着让佳琪上班,搞得我跟黑心资本家似的。”

“她是佳琪的嫂子,跟亲嫂子差不多,当然关心。”

“也是啊,要不能让佳琪在滨江小区。”

正聊着,dna实验室主任方海龙拿着两份检验报告匆匆跑了过来,跟往常一样依然是一身白大褂,身上依然是浓浓的消毒水味道。

“程大,周支队也在!”

“什么事,瞧你急的,慢慢说。”周素英笑了笑,站直身体。

方海龙递上两份dna图谱,不无兴奋地说:“二位领导,刚来实习的小刘办事不认真,把一条无关的dna信息上传进了公安部失踪儿童及其父母dna数据库,没想到歪打正着比对出这个。”

“什么意思?”程文明看到这些,直接问重点。

“程大,这份是您去年从东山带回来的无名尸的dna分型,这份是浙省一个失踪儿童父亲的dna分型。”

程文明一愣,顿时欣喜若狂!

4.19案,当年“一竹篙”插出来的命案,为查清水漂尸体的身份,千里走单骑查大半年,结果历尽千辛万苦查清被害人叫蒋小红,却对破案没起到任何帮助,曾因为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同志们的笑柄。

程文明定定心神,急切地问:“比对上了,是同一个人?”

“不是。”

方海龙指着图谱解释道:“这两份dna分析有许多相似之处,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应该有血缘关系。二位领导当时没调到支队,可能不知道我们实验室协助侦破过的第一起命案,设备刚到家时韩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锁定一个杀人犯的。”

浙省有一个孩子失踪,极可能被人贩子拐卖了,所以公安机关采集其父母的dna,便于寻找并确认被拐儿童身份。

失踪儿童很多,中国又这么大,建立“打拐dna数据库”又很高,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让心急如焚的父母跟孩子团聚,真的靠运气。

但自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拐”斗争,建立“失踪儿童及其父母dna数据库”以来,一共检验过几万样品,最终为233名被拐卖儿童找到了亲生父母。

这些并不重要,至少对此刻的程文明而言不重要。

困扰他几年,或许也一直困扰韩博几年的谜团此刻终于揭开了,他紧攥着dna图谱,用几乎颤抖地声音说:“周支队,我以前好像跟你提过良庄派出所曾遇到的那起蹊跷的水漂案。从口音上分析那个带着蒋小红私奔,蒋小红遇害后却莫名其妙失踪的邹某应该是浙省人。

从方主任的这两份图谱上我们能判定东山同行去年发现的那具尸骸也应该是浙省人,而当年在东山走访询问时了解到一个情况,邹某本来是跟另一个同乡一起走街串户弹棉花的,后来说那个同乡有事回家了,才找当时闲在家里没事干的蒋小红帮忙,才帮出感情一起私奔的。”

“邹某跟村里人说了假话,另一个弹棉花的没回家,真相是被他杀了,把尸体埋在被害人家附近!”

“所以他带蒋小红私奔之后一直鬼鬼祟祟,所以发现蒋小红失踪或遇害之后不敢报警,而是选择逃之夭夭。”

一个几乎让他得魔怔的疑案终于有了眉目,周素英打心眼为他高兴,不禁笑道:“案中有案,这个案子是挺蹊跷的。”

程文明越想越合理,越想越激动:“有这份东西在,我们能找到失踪儿童的父母,只要找到失踪儿童的父母,那么搞清邹某身份应该不难。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状态提示:第七百二十六章 案中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